[实用新型]一种汽车车身部件成型模具有效
申请号: | 201920392963.9 | 申请日: | 2019-03-26 |
公开(公告)号: | CN210061692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14 |
发明(设计)人: | 刘培来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鹏鑫来模具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33/00 | 分类号: | B29C33/00;B29C33/04;B29C33/44;B29L31/30 |
代理公司: | 12227 天津英扬昊睿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石卓琼 |
地址: | 300000 天津市津南区八里台***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两组 螺纹管 固定设置 传输轮 支板 电机 汽车车身部件 本实用新型 支撑板底端 成型模具 工作效率 提高装置 专业设备 转轴底端 转轴顶端 便捷度 便捷性 成型件 多组齿 螺纹杆 螺纹孔 外侧壁 齿轮 底端 推板 转轴 成型 取出 生产 | ||
本实用新型涉及生产成型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汽车车身部件成型模具;其可减少其他专业设备的配合使用,提高成型件自第一凹槽内取出的便捷度,减少工作时间与精力的浪费,提高装置的使用便捷性,提高工作效率;包括两组支板,两组支板之间上侧和下侧分别设置有第一本体和第二本体,还包括两组螺纹杆,第一本体顶端左侧和顶端右侧均设置有螺纹管,第一本体顶端左侧和顶端右侧均设置有螺纹孔,两组第二凹槽内均设置有推板,两组螺纹管外侧壁均固定设置有多组齿,两组螺纹管前端均设置有齿轮,两组第一转轴顶端均设置有第一传输轮,支撑板底端固定设置有电机,电机底端设置有第三转轴,第三转轴底端设置有两组第二传输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生产成型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汽车车身部件成型模具。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汽车车身部件成型模具是一种用于汽车车身部件生产过程中,对其进行成型时所使用中的设备,其可增加生产效率,其在成型设备领域具有广泛的使用;现有的汽车车身部件成型模具包括两组支板,两组支板之间上侧和下侧分别设置有第一本体和第二本体,第一本体左端和右端分别与左侧支板右端上侧和右侧支板左端上侧接触,第二本体左端和右端分别与左侧支板右端下侧和右侧支板左端下侧连接,两组支板之间上侧设置有支撑板,支撑板左端和右端分别与左侧支板右端上侧和右侧支板左端上侧连接,支撑板底端设置有两组气缸,两组气缸顶端分别与支撑板底端左侧和底端右侧连接,两组气缸输出端分别与第一本体顶端左侧和顶端右侧连接,第一本体顶端设置输料管,第一本体底端设置有第一凹槽,输料管底端与第一凹槽顶端连通;这种汽车车身部件成型模具在使用时两组气缸均带动第一本体向下移动,第一本体底端与第二本体顶端接触后,料自进料管输入至第一凹槽内,料在第一凹槽内进行成型,成型结束并冷却完毕后,两组气缸带动第一本体向上移动,第一本体底端与第一本体顶端分离后,成型件自第一凹槽内取出即可;这种汽车车身部件成型模具使用中发现,成型件成型后并对其进行取出时,需要借助其他专业设备对其进行取出,较难直接将其取出,较为浪费工作时间与精力,装置的使用便捷性较差。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减少其他专业设备的配合使用,提高成型件自第一凹槽内取出的便捷度,减少工作时间与精力的浪费,提高装置的使用便捷性,提高工作效率的汽车车身部件成型模具。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汽车车身部件成型模具,包括两组支板,两组支板之间上侧和下侧分别设置有第一本体和第二本体,第一本体左端和右端分别与左侧支板右端上侧和右侧支板左端上侧接触,第二本体左端和右端分别与左侧支板右端下侧和右侧支板左端下侧连接,两组支板之间上侧设置有支撑板,支撑板左端和右端分别与左侧支板右端上侧和右侧支板左端上侧连接,支撑板底端设置有两组气缸,两组气缸顶端分别与支撑板底端左侧和底端右侧连接,两组气缸输出端分别与第一本体顶端左侧和顶端右侧连接,第一本体顶端设置输料管,第一本体底端设置有第一凹槽,输料管底端与第一凹槽顶端连通;还包括两组螺纹杆,第一本体顶端左侧和顶端右侧均设置有螺纹管,两组螺纹管底端分别与第一本体顶端左侧和顶端右侧连接,第一本体顶端左侧和顶端右侧均设置有螺纹孔,两组螺纹杆底端分别依次螺装穿过两组螺纹管和两组螺纹孔,第一凹槽顶端左侧和顶端右侧均设置有第二凹槽,两组第二凹槽内均设置有推板,两组推板顶端分别与两组第二凹槽顶端密封接触,两组螺纹杆底端分别与两组推板顶端可转动连接,两组螺纹管外侧壁均固定设置有多组齿,两组螺纹管前端均设置有齿轮,两组齿轮后端分别与两组螺纹管外侧壁多组齿前端啮合可转动连接,两组齿轮顶端和底端分别设置有两组第一转轴和两组第二转轴,两组第一转轴底端分别与两组齿轮顶端连接,两组第二转轴顶端分别与两组齿轮底端连接,两组第二转轴底端分别与第一本体顶端前侧和顶端后侧可转动连接,两组第一转轴顶端均设置有第一传输轮,两组第一传输轮底端分别与两组第一转轴顶端连接,支撑板底端固定设置有电机,电机底端设置有第三转轴,第三转轴顶端与电机输出端连接,第三转轴底端设置有两组第二传输轮,第三转轴底端依次穿过两组第二传输轮,上侧第二传输轮与左侧第一传输轮通过第一传送带传动连接,下侧第二传输轮与右侧第一传输轮通过第二传送带传动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鹏鑫来模具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天津鹏鑫来模具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39296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玻璃钢阳极管六角模具
- 下一篇:密封圈制作模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