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应用于颅骨修复的同种异体骨表面脱钙皮质骨块有效
申请号: | 201920383942.0 | 申请日: | 2019-03-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988442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03 |
发明(设计)人: | 陈小川;程鸿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仟众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F2/00 | 分类号: | A61F2/00 |
代理公司: | 51257 成都中汇天健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周成宝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都***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填充位 宿主 皮质 皮质骨 絮状 成骨细胞活性 本实用新型 同种异体骨 表面脱钙 颅骨修复 修补位置 促进剂 连接片 碳纤维 骨缘 流道 填满 注液 愈合 嵌入 应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应用于颅骨修复的同种异体骨表面脱钙皮质骨块,使用时嵌入待修补位置,利用连接片与宿主体骨缘固定,皮质块的填充位是絮状碳纤维组成,填充位将皮质块与宿主骨之间的间隙全部填满,而且不会对宿主骨产生额外压力,皮质骨上还设置有流道,将注液口中注入的促进剂均匀分散到填充位中,以提高成骨细胞活性,缩短愈合时间。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应用于颅骨修复的同种异体骨表面脱钙皮质骨块。
背景技术
在外伤、手术等情况下,往往需要对颅骨进行修复,最好的处理方式就是将患者自体骨组织在适当的时候将其回植,但对于没有办法重新使用自体骨组织的情况,往往就会使用人造材料或天然材料进行修复,人造材料主要是β-钛合金等金属或陶瓷材料,人造材料力学性能良好,可塑性强,可以根据不同形状需求制造,广泛用在骨科植入中,但是这类材料的生物相容性与天然材料相比,还有一定距离,而且这类材料的微观结构和表面特性与受损组织的生理需求不能很好匹配;而天然材料主要是同种异体骨表面脱钙皮质骨块,同种异体骨表面脱钙皮质骨块具有良好的组织相容性,根据中国文献《几种脱钙骨基质支架材料的构建及其成骨活性的实验研究》公开了不同处理方式下同种异体骨均具有更高的成骨活性,相比人造材料,新骨生成速度更快,另外同种异体骨表面脱钙皮质骨块会随成骨细胞增殖而被新生成的骨组织所替代,但是这种爬行替代的过程时间较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缩短愈合周期的颅骨修复用同种异体骨表面脱钙皮质骨块。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应用于颅骨修复的同种异体骨表面脱钙皮质骨块,包括同种异体骨表面脱钙皮质骨块、连接片、填充位,所述同种异体骨表面脱钙皮质骨块朝外的面上设置有流道和注液口,注液口位于皮质块的几何中心,流道是以注液口为中心,呈放射状分布的闭合通道,流道与注液口连通,相邻流道之间的夹角相同;所述连接片是连接同种异体骨表面脱钙皮质骨块与宿主骨组织的部分,连接片朝向颅内的面设置有凹槽,凹槽的方向与流道的延伸方向相同。
进一步地,所述填充位位于同种异体骨表面脱钙皮质骨块与宿主骨之间,将二者之间的间隙填满,是由絮状碳纤维组成。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片与骨钉均是可吸收材料。
本实用新型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连接片与骨钉均为可吸收材质,不需要再次手术将其取出。
(2)填充位将皮质骨与宿主体骨缘的间隙全部填满,即使不规则的边缘形状也能良好适应,方便成骨细胞附着,加快愈合时间。
(3)填充位材料是絮状碳纤维,碳纤维是生物惰性材料,生物相容性很好,不易引起不良反应。
(4)填充位的絮状部分能够容纳一定量的液态促进剂,提高填充位上成骨细胞的活性。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
附图中:
图1示意性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示意性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图;
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
1-皮质块,11-注液口,12-流道,2-连接片,3-填充位。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仟众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四川仟众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38394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效快速脂肪提纯装置
- 下一篇:防粘连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