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真空排气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0369075.5 | 申请日: | 2019-03-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9744783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06 |
发明(设计)人: | 陈钢;王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柯泠机电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5B43/00 | 分类号: | F25B4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1400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体内 出水管 进水管 冷水管道 装置本体 本实用新型 管径 真空排气装置 底部连通 控制电路 控制水泵 冷水机组 雾化喷头 冷却水 排气管 侧壁 负压 排出 腔体 水泵 连通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真空排气装置,属于冷水机组技术领域,其包括装置本体,装置本体内形成腔体,装置本体的顶部固设有与腔体内连通的进水管和排气管,装置本体的侧壁上连接有与腔体内底部连通的出水管,出水管和进水管上共同连接有冷水管道,冷水管道内的水经进水管进入到腔体内,进入到腔体内的水经出水管排出至冷水管道中,进水管的管径小于出水管的管径,出水管道上连接有水泵,所述进水管位于腔体内的端部固设有一个雾化喷头,且腔体内连接有当腔体内的负压值达到特定值时控制水泵停止工作的控制电路,本实用新型具有使冷却水中的气体排出更彻底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冷水机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真空排气装置。
背景技术
冷水机组中在对水制冷后,需要将冷水中的空气排出,在水系统充水的时候,是一定要先排放系统中的空气,同时在系统运行过程中,由于水中携带一定量的空气,因系统中局部密闭较差使空气渗入,这部分空气在冷冻机制冷系统运行过程会逐渐汇集形成气泡。一旦气泡含量过多,就会聚集在系统管道的较高部位,严重时可形成气塞而堵塞管道,使水无法通过,从而导致冷冻机组无法正常运行。因此,在冷水机组上连接有真空排气装置。
真空排气装置的工作原理是将水循环系统中的一部分液体置于真空的环境下,此时液体中的游离态气体及溶解态气体就会释出。之后,这部分已经过脱气处理的几乎不含有溶解气体的水将被注回水循环系统中参加循环。它们会重新吸收系统中的游离态气体和溶解态气体,以再次达到平衡。经过多次这样的循环过程之后,水循环系统中的游离态气体及溶解态气体就都被去除了。
但是,现有真空排气装置冷水中的水在真空的条件下不能及时从水中释放出,从而导致对冷却水中的气体不能彻底排除。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真空排气装置,在腔体内位于进水管的一端设置有雾化喷头,雾化喷头能够使进入到腔体内的水雾化成水雾,便于水中的气体快速释放出来,从而能够使冷却水中的气体排出更彻底。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真空排气装置,包括装置本体,装置本体内形成腔体,装置本体的顶部固设有与腔体内连通的进水管和排气管,装置本体的侧壁上连接有与腔体内底部连通的出水管,出水管和进水管上共同连接有冷水管道,冷水管道内的水经进水管进入到腔体内,进入到腔体内的水经出水管排出至冷水管道中,进水管的管径小于出水管的管径,出水管道上连接有水泵,所述进水管位于腔体内的端部固设有一个雾化喷头,且腔体内连接有当腔体内的负压值达到特定值时控制水泵停止工作的控制电路。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由于进水管的管径小于出水管的管径,从而使腔体内的冷水排出后形成负压,雾化喷头能够将进入腔体内的冷水打散形成水雾进入到腔体内,由于腔体内呈负压状态,使水中溶解的气体很快释放出,当腔体内的气压达到预设值时,控制水泵停止工作,出水管停止向外排水,进水管向腔体内补水,当腔体内形成正压时,腔体内的气体经自动排气阀排出腔体外,雾化喷头能够将水雾化成水雾,便于水中的气体快速释放出来,从而能够使冷却水中的气体排出更彻底。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进水管上设置有一个Y型过滤器。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Y型过滤器能够对经进水管进入到腔体内的水进行过滤,将水中含有的杂质等过滤出来,防止水中的杂质进入到腔体内,对出水管等造成堵塞。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进水管上设置有一个截止阀一。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截止阀一能够便于人为控制冷水管道内的水是否进入到腔体内。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排气管的端部固设有自动排气阀。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自动排气阀能够将腔体内进入到排气管内的气体自动向外排出,且能及时排出,防止气体残留在腔体或排气管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柯泠机电科技(上海)有限公司,未经柯泠机电科技(上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36907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