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加工深孔端面环形槽的刀具有效
申请号: | 201920368015.1 | 申请日: | 2019-03-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9578296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05 |
发明(设计)人: | 戴祥利;李鹏龙;都静;廖跃进;李永进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B23C5/02 | 分类号: | B23C5/02 |
代理公司: | 成都正华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9 | 代理人: | 李亚男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排屑槽 刀体 周向均匀分布 本实用新型 刀体前端 端面环形 避让槽 刀柄 刀杆 刀头 深孔 刀具 加工 副切削刃 加工效率 零件加工 切削工具 主切削刃 进刀 连通 保证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加工深孔端面环形槽的刀具,属于切削工具领域。包括刀柄、设置在刀柄前端的刀杆以及设置在刀杆前端的刀体,刀体的前端设有避让槽,刀体前端设有多组沿避让槽周向均匀分布的第一排屑槽、刀体前端并位于第一排屑槽的两侧设有主切削刃,刀体外侧设有多组沿其周向均匀分布的第二排屑槽,第二排屑槽与第一排屑槽连通,刀体外侧并位于第二排屑槽的两侧设有副切削刃,本实用新型既提高了刀头的刚性和强度,保证了零件的加工质量,又避免零件加工时刀头需要分多次吃刀以及进刀,提高了加工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切削工具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加工深孔端面环形槽的刀具。
背景技术
在现有设备领域中经常用到具有环形槽的零件,通常情况下环形槽主要用于安装密封圈起到密封作用。在加工深孔端面的环形槽工件时,由于现有刀具的刚性和强度较差且排屑困难、因此刀具车削时容易发生崩刃、振刀等现象,影响工件的表面加工质量,进而影响环形槽的密封功能以及刀具的使用寿命;同时现有刀具加工时需要分多次吃刀、进刀,耗费的时间较长且生产效率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加工深孔端面环形槽的刀具,以解决现有刀具加工质量较差且效率低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加工深孔端面环形槽的刀具,包括刀柄、设置在刀柄前端的刀杆以及设置在刀杆前端的刀体,刀体的前端设有避让槽,刀体前端设有多组沿避让槽周向均匀分布的第一排屑槽、刀体前端并位于第一排屑槽的两侧设有主切削刃,刀体外侧设有多组沿其周向均匀分布的第二排屑槽,第二排屑槽与第一排屑槽连通,刀体外侧并位于第二排屑槽的两侧设有副切削刃。
本实用新型中在刀体前端设置多组主切削刃以及在刀体外侧设置多组副切削刃,提高了头的刚性和强度,保证了零件的加工质量,并且每个主切削刃以及副切削刃在切削过程中负担一部分工作量,避免零件加工时刀头需要分多次吃刀以及进刀;同时设置在刀体前端的多组第一排屑槽以及刀体外侧并与第一排屑槽连通的多组第二排屑槽,使加工过程中刀头的排屑非常顺畅。
作为优选,第二排屑槽为螺旋状。
本实用新型通过采用螺旋状的第二排屑槽增大了第二排屑槽的排屑面积,提高了排屑效率。
作为优选,第一排屑槽与第二排屑槽之间设有过渡槽。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在第一排屑槽与第二排屑槽之间的过渡槽,便于切屑从第一排屑槽内排入第二排屑槽。
作为优选,刀柄上设有多组夹紧面。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在刀柄上的夹紧面便于夹具对刀柄进行夹紧。
作为优选,刀体采用的材料为M35高速钢。
本实用新型通过采用M35高速钢的刀体,提高了刀体的硬度、耐磨性以及高耐热性等。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刀体前端设置多组主切削刃以及在刀体外侧设置多组副切削刃,使每个主切削刃以及副切削刃在切削过程中负担一部分工作量,使刀头在加工过程中不容易产生断刀、崩刃等现象;既提高了刀头的刚性和强度,保证了零件的加工质量,又避免零件加工时刀头需要分多次吃刀以及进刀,提高了加工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左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未经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36801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