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附着式升降脚手架电气控制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0366232.7 | 申请日: | 2019-03-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9765303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10 |
发明(设计)人: | 施志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安科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5B19/042 | 分类号: | G05B19/042;E04G3/30;E04G3/32 |
代理公司: | 35247 厦门荔信航知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苏娟 |
地址: | 361000 福建省厦门***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接线端子排 电动葫芦 本实用新型 脚手架 分控箱 主控箱 附着式升降脚手架 第一交流接触器 相序保护继电器 电气控制装置 人身安全事故 反转接触器 脚手架设备 正转接触器 中间继电器 超载报警 急停按钮 控制功能 起升电机 下降控制 整体提升 主控主板 分控板 过负荷 爬架 起升 超载 报警 阻挡 协调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附着式升降脚手架电气控制装置包含主控箱、第一至第N分控箱;所述主控箱包含正转接触器、反转接触器、中间继电器、相序保护继电器、上升控制开关、下降控制开关、主控主板、第一接线端子排、第二接线端子排;所述第一至第N分控箱分别包括分控板、第三接线端子排、第四接线端子排、第五接线端子排、第六接线端子排、第一交流接触器、第二急停按钮。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控制爬架整体提升、下降,同步电动葫芦群协调工作,具有超载报警、电动葫芦不同步报警和切断脚手架电动葫芦起升电机回路和显示脚手架当前重量和控制功能,可避免脚手架设备因过负荷超载或起升时受阻挡造成的设备和人身安全事故等特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升降脚手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附着式升降脚手架电气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高层建筑使用脚手架,主要有升降式脚手架和固定式脚手架两种。升降式脚手架在提升或下降时由N个电动葫芦等起重设备作用于架体上的提升点或下降点,一起将架体进行提升或降落,然而架体在提升或降落的过程中由于起重设备的性能差异会导致相互间不同步,导致个别点提升或下降过快,最终使得局部荷载超过材料的力学性能而引发安全事故。现有的升降式脚手架控制系统,由于在使用前每个机位,即每台电动提升机都要对带动脚手架提升的绳索进行预紧设置,在启动分控预紧按钮后,由操作人员进行观察调试钢丝绳拉力吨位显示,当吨位显示达到一定值时,启动分控停止,以完成一台机位预紧设置,待所有机位设置完毕后才能启动整体上升或下降按钮,来完成脚手架的上升和下降的操作。操作人员在整个操作程序过程因重复操作预紧程序,会耗费大量工时,并且到每台机位也需要单独电缆连接,使得架体平台的电气线路布置混乱,在施工过程当中容易造成线缆裸露,给施工安全带来隐患。
此外,在控制某一个机位升降时,必须把其它机位调整到“停”的位置,否则通电后别的机位会全部动作,易于引发安全事故。另外,在脚手架提升前,要把所有分控开关都统一调整到“顺”的位置,即指转动方向一致,如有一台分控未按到“顺”位置,都将会导致不可估量的严重后果,导致事故发生。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附着式升降脚手架电气控制装置,旨在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
为达成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附着式升降脚手架电气控制装置,所述装置包含主控箱、第一至第N分控箱;其中N为大于等于2的正整数;
所述主控箱包含正转接触器(K1)、反转接触器(K2)、中间继电器(KA)、相序保护继电器、上升控制开关(UP)、下降控制开关(DOWN)、主控主板、第一接线端子排(Y1)、第二接线端子排(Y2);
所述第一接线端子排(Y1)包含4个接线端口,所述第一接线端子排(Y1)的第一接线端口接地;
所述第二接线端子排(Y2)包含4个接线端口,所述第二接线端子排(Y2)的第一接线端口连接至直流电压(SL),所述第二接线端子排(Y2)的第二接线端口连接至三相交流电的零线(N);
所述第二接线端子排(Y2)的第三、第四接线端口分别连接至主控主板的RS485连接接口(A、B);
所述正转接触器(K1)的常开触点一端分别接至三相交流电,所述正转接触器(K1)的常开触点另一端分别连接至所述第一接线端子排的第二至第四接线端口;
所述反转接触器(K2)的常开触点一端分别接至三相交流电,所述反转接触器(K2)的常开触点另一端分别连接至所述第一接线端子排的第二至第四接线端口;
所述中间继电器(KA)的第一常开触点的一端连接至三相交流电的第三相(C),所述中间继电器(KA)的第一常开触点的另一端分别连接至上升控制开关(UP)的一端、下降控制开关(DOWN)的一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安科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厦门安科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36623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