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快速成型材料废料热熔再利用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0357225.0 | 申请日: | 2019-03-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9649494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19 |
发明(设计)人: | 韦江华;林杰;王蒙;段嘉峰;郑特;苏宇;李铀;罗泽建;熊迎香;秦浩翔;容振鹏;林智鸣;田楠心;林家恒;刘春生;池灿淼;甘幼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西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B29C64/357 | 分类号: | B29C64/357;B33Y40/00 |
代理公司: | 45122 南宁启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谢美萱<国际申请>=<国际公布>=<进入 |
地址: | 545006 广西壮族***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快速成型材料 本实用新型 再利用装置 加热系统 外壳结构 热熔 塑型 加热炉 废料处理问题 废料回收 回收利用 加热器件 开关阀门 热敏电阻 重新塑形 导料轮 挤出头 可拆卸 冷凝管 再利用 支撑脚 堆叠 炉盖 滤网 电机 占用 携带 便利 配合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快速成型材料废料热熔再利用装置,属于废料回收处理再利用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的快速成型材料废料热熔再利用装置,包括外壳结构、加热系统和塑型系统,外壳结构包括支撑脚、箱体和炉盖,加热系统包括加热炉、加热器件和热敏电阻,塑型系统包括滤网、开关阀门、挤出头、冷凝管、电机和导料轮,各部分相互配合,实现了对快速成型材料废料的重新塑形、回收利用,既解决了快速成型材料的废料处理问题,也降低了其使用成本,而且本实用新型使用后可拆卸堆叠起来,占用的空间小,也便利于携带,实用性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废料回收处理再利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快速成型材料废料热熔再利用装置。
背景技术
快速成型(RP)技术是九十年代发展起来的一项先进制造技术,利用三维CAD的数据,通过快速成型机,将一层层的快速成型材料堆积成实体原型,是为制造业企业新产品开发服务的一项关键共性技术,对促进企业产品创新、缩短新产品开发周期、提高产品竞争力有积极的推动作用,三维打印就是快速成型技术的一种。
在快速成型技术中,需要使用大量的工程蜡、工程塑料、陶瓷粉、金属粉、砂等快速成型材料,由于产品形状尺寸等各不相同,往往会产生很多废料,若直接丢弃,不仅不利于环保,也造成大量资源浪费,因此,有必要开发一种废料再利用装置,将快速成型技术中产生的废料进行回收再利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的快速成型材料废料热熔再利用装置,解决快速成型材料废料回收再利用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快速成型材料废料热熔再利用装置,包括外壳结构、加热系统和塑型系统,所述外壳结构包括支撑脚、箱体和炉盖;所述支撑脚可拆卸地连接箱体底部;所述炉盖可拆卸地连接加热炉顶部;
所述加热系统包括加热炉、加热器件和热敏电阻;所述加热炉固定于箱体上;所述加热炉包括容料腔和挤压腔,二者固定连接;所述加热器件和热敏电阻固定于加热炉外周;
所述塑型系统包括滤网、开关阀门Ⅰ、挤出头、开关阀门Ⅱ、冷凝管、电机和导料轮;所述滤网设置于容料腔和挤压腔的连接处;所述开关阀门Ⅰ设置于挤压腔上;所述挤出头与挤压腔底部相连接;所述开关阀门Ⅱ设置在挤出头上;所述冷凝管的一端与挤出头相连接,另一端与导料轮相连接;所述导料轮配合于电机的输出轴上。
本实用新型的电机和导料轮可以安装在支撑脚上、其他部件或者地面上。
本实用新型的开关阀门Ⅰ的打开或关闭可以控制热熔材料能否进入挤压腔内,具有总开关的作用;开关阀门Ⅱ的关闭或打开可以控制挤压腔内的材料是否进入挤出头中进行挤出,具有二级开关的作用。
作为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容料腔固定于箱体上,挤压腔延伸至箱体外。
作为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所述容料腔通过螺钉将容料腔上的螺孔Ⅰ和箱体上的螺孔Ⅱ连接固定于箱体上。
作为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箱体上设置有热敏电阻孔;所述炉盖上设置有气压孔;所述加热炉上设置有沉孔。
作为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热敏电阻穿过热敏电阻孔,通过沉孔与紧固螺钉固定于加热炉上,起到控制加热炉温度的作用。
作为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加热器件通过加热炉外侧的凹槽固定于加热炉上。
作为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加热器件为加热垫或加热管。
作为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挤出头为单个挤出头或多功能挤出头。所述多功能挤出头可以一次成型多种型材,也可减少使用时单个挤出头的种类及更换。
作为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气压孔与外部的气压系统的气压管相连接,控制加热炉内气压处于一稳定值,从而控制挤出头的挤出速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科技大学,未经广西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35722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3D打印模型自动清洗装置
- 下一篇:3D打印机智能送料计数与断料报警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