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显控部件有效
申请号: | 201920355561.1 | 申请日: | 2019-03-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9514240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18 |
发明(设计)人: | 李涛;钱毅;王孟超;董欣;施建昌;林杰聪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兵器工业计算机应用技术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2F1/133 | 分类号: | G02F1/133;G02F1/1333;G06F3/044 |
代理公司: | 北京君泊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96 | 代理人: | 王程远;胡玉章 |
地址: | 100089***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磁屏蔽膜 电容触摸屏 光学胶 贴合 背面 防护玻璃 液晶面板 本实用新型 显控部件 电磁干扰 恶劣环境 贴合组件 依次层叠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显控部件,包括从外到内依次层叠设置的防护玻璃、电容触摸屏、EMI电磁屏蔽膜、液晶面板和ITO加热玻璃,所述电容触摸屏通过光学胶全贴合在所述防护玻璃的背面,所述EMI电磁屏蔽膜通过光学胶全贴合在所述电容触摸屏的背面,所述防护玻璃、所述电容触摸屏和所述EMI电磁屏蔽膜组成三贴合组件,所述液晶面板通过光学胶全贴合在所述EMI电磁屏蔽膜的背面,所述ITO加热玻璃通过光学胶全贴合在所述液晶面板的背面。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在极端温度、湿度、振动、冲击、电磁干扰等恶劣环境中仍然能够正常工作和使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显控终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显控部件。
背景技术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电子技术、计算机控制技术的不断发展,各种车载机动平台的电子应用装备应运而生。车载显控终端作为整车的控制中心,高分辨率和轻薄化是其发展的趋势和方向,这对显控终端的轻薄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满足轻薄化要求的同时,显控终端还需要在极端温度、湿度、振动、冲击、电磁干扰等恶劣环境中工作和使用,这些环境对显控终端的加固提出了要求。作为显控终端中完成显示、触摸等操作功能的显控部件,现有技术具有以下缺点:(1)密封不严,对恶劣环境反应敏感,在极端温度、振动冲击、潮湿、盐雾等恶劣环境条件下,很容易引起液晶玻璃基板的损坏,导致功能失效;(2)现有技术的显控部件的液晶材料在低温环境下容易失效;(3)通常以采用简单的框贴工艺,虽然工艺简单成本低廉,但是触摸屏和液晶屏之间存在空气层,在光线折射后导致显示效果大打折扣;(4)在电磁兼容方面,一般采用金属丝网夹层玻璃,存在网格条纹和牛顿环问题,容易出现视差、重影、反光、牛顿环等光学干扰现象。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车辆显控终端中的显控部件,在极端温度、湿度、振动、冲击、电磁干扰等恶劣环境中仍然能够正常工作和使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显控部件,包括从外到内依次层叠设置的防护玻璃、电容触摸屏、EMI电磁屏蔽膜、液晶面板和ITO加热玻璃,所述电容触摸屏通过光学胶全贴合在所述防护玻璃的背面,所述EMI电磁屏蔽膜通过光学胶全贴合在所述电容触摸屏的背面,所述防护玻璃、所述电容触摸屏和所述EMI电磁屏蔽膜组成三贴合组件,所述液晶面板通过光学胶全贴合在所述EMI电磁屏蔽膜的背面,所述ITO加热玻璃通过光学胶全贴合在所述液晶面板的背面。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所述ITO加热玻璃的边缘超出所述液晶面板的边缘,所述ITO加热玻璃的边缘通过封口胶与所述三贴合组件粘接,且封口胶将所述液晶面板四周密封。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还包括液晶面板驱动电路板,所述液晶面板驱动电路板通过双面胶泡棉与所述三贴合组件粘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所述液晶面板驱动电路板与所述液晶面板通过FPC柔性印制板电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所述FPC柔性印制板两端分别通过ACF胶连接到所述液晶面板驱动电路板和所述液晶面板上,且与所述液晶面板驱动电路板连接的一端端部与所述双面胶泡棉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所述FPC柔性印制板为COF,且粘贴有导电屏蔽布。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所述防护玻璃为强化玻璃。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所述EMI电磁屏蔽膜为PET基材上镀一层金属丝网膜。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所述液晶面板包括从外到内依次层叠设置的前偏光片、前玻璃基板、液晶层、后玻璃基板和后偏光片;
所述液晶层与所述前玻璃基板的连接处以及所述液晶层与所述后玻璃基板的连接处通过封口胶密封;
所述后玻璃基板的长度大于所述前玻璃基板的长度,FPC柔性印制板绑定在所述后玻璃基板的正面上,且位于所述后玻璃基板长出所述前玻璃基板的部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兵器工业计算机应用技术研究所,未经中国兵器工业计算机应用技术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35556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