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高强度电缆有效
申请号: | 201920348321.9 | 申请日: | 2019-03-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9433917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24 |
发明(设计)人: | 陈颖雪;林亮臻;周孝天;陈云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南新电缆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B7/18 | 分类号: | H01B7/18;H01B7/17 |
代理公司: | 泉州协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31 | 代理人: | 安乔 |
地址: | 362100 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椭圆筒 绝缘套 聚乙烯护套 高强度电缆 填充纤维 外壁 外力冲击 电缆 相抵 本实用新型 安全隐患 多根导线 内部填充 内部线芯 前侧表面 使用寿命 套接 冲击力 损伤 吸收 配合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高强度电缆,包括绝缘套,所述绝缘套的内部插入有多根导线,所述绝缘套的内部填充有填充纤维,所述填充纤维与导线相抵紧,所述绝缘套的外壁套接有第一椭圆筒,所述第一椭圆筒的前侧表面插入有第二椭圆筒,所述第二椭圆筒与第一椭圆筒相抵紧。该新型高强度电缆,通过绝缘套、导线、填充纤维、第一椭圆筒、第二椭圆筒和聚乙烯护套之间的配合,当聚乙烯护套的外壁受到外力冲击时,聚乙烯护套内部的第一椭圆筒和第二椭圆筒,能够将聚乙烯护套外壁传来的冲击力绝大部分吸收掉,进而不会损伤电缆内部线芯,大大的增加了电缆的使用寿命,降低了因外力冲击导致的安全隐患。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缆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新型高强度电缆。
背景技术
电缆行业是中国仅次于汽车行业的第二大行业,产品品种满足率和国内市场占有率均超过90%,在世界范围内,中国电线电缆总产值已超过美国,成为世界上第一大电线电缆生产国。伴随着中国电线电缆行业的高速发展,新增电缆企业数量不断上升,行业整体技术水平得到大幅提高,但在特种电缆产品技术研发方面,却又恰恰是中国本土电缆行业的软肋,国内电缆生产企业如何撬开高端市场的缺口,从而打出一片新天地,是国内电缆生产企业考虑的重要问题。在一些条件较为恶劣的场所,电缆在使用的过中往往会因受到外力冲击,造成电缆内部的线芯损伤,导致电缆使用寿命降低,安全隐患较高,因此对电缆进行研究就显得尤为重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高强度电缆,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高强度电缆,包括绝缘套,所述绝缘套的内部插入有多根导线,所述绝缘套的内部填充有填充纤维,所述填充纤维与导线相抵紧,所述绝缘套的外壁套接有第一椭圆筒,所述第一椭圆筒的前侧表面插入有第二椭圆筒,所述第二椭圆筒与第一椭圆筒相抵紧,所述第二椭圆筒和第一椭圆筒的外壁套接有聚乙烯护套,所述聚乙烯护套的内部顶端左右两侧均插入有加强筋,所述加强筋的外壁顶端左侧固接有第一垫片,所述第一垫片的上表面固接有第一支杆,所述第一支杆的顶端固接有第一托板,所述第一托板与聚乙烯护套相抵紧,所述第一支杆的外壁左右两侧均固接有圆杆,所述圆杆与第一托板固定相连,所述加强筋的外壁底端右侧固接有第二垫片,所述第二垫片的下表面上下两端均固接有第二支杆,所述第二支杆的底端固接有第二托板,顶端所述第二托板与第一椭圆筒相抵紧,底端所述第二托板与第二椭圆筒相抵紧,所述聚乙烯护套的外壁底端固接有底座。
优选的,所述聚乙烯护套的内部底端左右两侧均插入有V型条,所述V型条与第二椭圆筒和第一椭圆筒相抵紧,所述V型条与聚乙烯护套间隙配合。
优选的,所述底座的上表面左右两侧均固接有斜杆,所述斜杆与聚乙烯护套固定相连。
优选的,所述底座的下表面加工有磨纹。
优选的,所述底座的左右两侧均开有凹槽。
优选的,所述聚乙烯护套的内壁顶端涂抹有润滑油。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新型高强度电缆,在进行使用时,通过绝缘套、导线、填充纤维、第一椭圆筒、第二椭圆筒和聚乙烯护套之间的配合,当聚乙烯护套的外壁受到外力冲击时,聚乙烯护套内部的第一椭圆筒和第二椭圆筒,能够将聚乙烯护套外壁传来的冲击力绝大部分吸收掉,能够大大的降低对内部线芯的作用力,进而不会损伤电缆内部线芯,大大的增加了电缆的使用寿命,降低了因外力冲击导致的安全隐患。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加强筋、第一托板和第二托板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第二椭圆筒、绝缘套和导线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聚乙烯护套、底座和斜杆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南新电缆有限公司,未经福建南新电缆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34832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耐压耐热型电线电缆
- 下一篇:一种新型计算机电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