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下颌骨体部截骨导板有效
申请号: | 201920346330.4 | 申请日: | 2019-03-18 |
公开(公告)号: | CN210277281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10 |
发明(设计)人: | 解东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时间环三维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17/17 | 分类号: | A61B17/17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聚阳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50 | 代理人: | 李博洋 |
地址: | 226300 江苏省南通市港闸区***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颌骨 体部截骨 导板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口腔颌面外科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下颌骨体部截骨导板,旨在解决现有技术很难准确定位到缺损的下颌骨,期间由于手术创口有两处,且存在自体骨取骨后与需要修复的病灶切除区域匹配程度需要反复修整的问题,其技术要点在于包括截骨导板本体,所述截骨导板本体为U形结构且向内弯曲一侧形成有与下颌骨表面紧密贴合的弧形面,所述截骨导板本体的U形两端均贯穿设置有纵向延伸的截骨槽,所述截骨槽与截骨线位置、截骨量吻合一致,并且所述截骨导板本体的U形两端还设有靠近所述截骨槽的固定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下颌骨体部截骨导板能够通过截骨槽引导医生下刀,不会出现偏差,不需要反复修整,手术时间短,定位准,效果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口腔颌面外科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下颌骨体部截骨导板。
背景技术
目前,数字化外科技术发展迅速并广泛应用于外科临床中。其中,能将术前设计精确转化为术中操作的技术有手术导航和导板。手术导航需要通过大型的、价格高昂的导航仪将术前或术中的CT、MRI等信息在术中与患者实体进行配准注册,不仅操作复杂,也有导航失败的可能。而外科导板技术已经在骨科、整形外科、颌面外科有一定的应用,所使用的数据多是来源于CT或三维扫描,对设备要求较高,设计导板的过程也很复杂,需要专门的工程技术人员。
在实际的手术操作中,医生需要截取患者缺损的下颌骨,即凭借自己的经验徒手来定位截取缺损的下颌骨来完成手术,因此很难准确定位到缺损的下颌骨,如果截取的下颌骨过多会将完好的下颌骨截取下来,扩大创伤;反之,截取的下颌骨过少会导致缺损的下颌骨截取不完全,无法达到手术本身的效果,期间由于手术创口有两处,且存在自体骨取骨后与需要修复的病灶切除区域匹配程度需要反复修整。因此在临床治疗中,急需一种简单操作即可就位于预期位置且稳固就位的下颌骨体部截骨导板,确保下颌骨在截取过程中不会因上下位移或旋转产生误差。
实用新型内容
因此,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很难准确定位到缺损的下颌骨,期间由于手术创口有两处,且存在自体骨取骨后与需要修复的病灶切除区域匹配程度需要反复修整的缺陷,从而提供一种下颌骨体部截骨导板。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下颌骨体部截骨导板,包括截骨导板本体,所述截骨导板本体为U形结构且向内弯曲一侧形成有与下颌骨表面紧密贴合的弧形面,所述截骨导板本体的U形两端均贯穿设置有纵向延伸的截骨槽,所述截骨槽与截骨线位置、截骨量吻合一致,并且所述截骨导板本体的U形两端还设有靠近所述截骨槽的固定孔。
可选地,所述截骨导板本体的U形两端均设有三个固定孔,三个所述固定孔成三角形的分布方式设置。
可选地,每个所述固定孔均为直径是2mm的钉孔。
可选地,两个所述截骨槽之间固定连接有拱形杆,所述拱形杆位于所述截骨导板本体的U形横段正上方。
可选地,所述截骨导板本体与所述拱形杆之间连接有若干共边设置的三角形桁架。
可选地,所述截骨导板本体、所述截骨槽、所述拱形杆及所述三角形桁架为3D打印的一体成型结构。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时间环三维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时间环三维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34633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