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基于同步控制自动分相的无功补偿智能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920341692.4 | 申请日: | 2019-03-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9344794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03 |
发明(设计)人: | 蒋伟;陈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蒋伟;陈刚 |
主分类号: | H02J3/18 | 分类号: | H02J3/18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31 | 代理人: | 杜志兰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无功补偿控制 母线 中央处理器 电路 同步控制 无功补偿 智能设备 电容 本实用新型 中性线连接 电路连接 功率因素 实时监测 投放 中性线 耗电 浪涌 损伤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基于同步控制自动分相的无功补偿智能设备,能够避免产生浪涌损伤电容及设备、避免过补或者只有电容耗电的情况,能够实时监测功率因素,达到投放要求后,重新进行同步投放,其包括A相母线、B相母线、C相母线、中性线、第一无功补偿控制电路、第二无功补偿控制电路、第三无功补偿控制电路和中央处理器,A相母线、B相母线、C相母线和中性线连接中央处理器;第一无功补偿控制电路的两端分别连接A相母线和中央处理器,第二无功补偿控制电路的两端分别连接B相母线和中央处理器,第三无功补偿控制电路的两端分别连接C相母线和中央处理器,第一无功补偿控制电路、第二无功补偿控制电路和第三无功补偿控制电路连接中央处理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力系统无功补偿装置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基于同步控制自动分相的无功补偿智能设备。
背景技术
电力系统电压、无功和谐波三大指标对提高全网经济效益和改善供电质量至关重要凸目前,国内传统的分组投切电容器补偿装置和固定的电容器组补偿装置的调节方式是离散的,不能取得理想的补偿效果;同时,开关投切电容器组所造成的涌流和过电压对系统和设备本身都会产生危害;相控电抗器型动态无功补偿装置采用模块式结构安装简便、采用全数字控制方式、动态响应速度快是目前国内认可度最高的动态无功补偿装置。但是传统的动态无功补偿装置存在以下缺陷:
1.厂矿等大用电企业设备多为电机等感性负载设备,使用过程中功率因素偏低,无功功率损耗比较大,造成电量的白白浪费。
2.无功功率比较大,线路承受的电流相应比较大,造成设备端电压波动比较大,不利于设备正常工作。
3.电网电压,谐波等波动比较大,造成设备寿命缩短。
4.无功功率比较大时线路电流比较大,容易造成线路老化,引起安全隐患。
5.国家电网对企业功率因素有强制要求,但是很多企业无法达到要求。
6.无功功率大会造成供电所电能资源浪费,输送电能效率低下。
7.大多企业三相用电不平衡,负载不平衡,导致分相之间功率因素不尽相同。
8.现有无功补偿技术容易导致电网浪涌,瞬间电流很大,对电网产生比较大的不良影响,并且容易损伤设备。
9.现目前设备不能物联网化,不能远程实时查看数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同步控制自动分相的无功补偿智能设备,其能够避免产生浪涌损伤电容及设备、能够锁定每相最优的投放参数、能够避免过补或者只有电容耗电的情况,同时能够实时监测功率因素,至达到投放要求后,重新进行同步投放。并且可以实时监控线路电流,当线路电流连续大于默认值后,设备重新进行同步投放,这种功能主要针对负载设备阶段开启,造成补偿不足。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基于同步控制自动分相的无功补偿智能设备,其包括A相母线、B相母线、C相母线、中性线、第一无功补偿控制电路、第二无功补偿控制电路、第三无功补偿控制电路和中央处理器,A相母线、B相母线、C相母线和中性线连接中央处理器;第一无功补偿控制电路的两端分别连接A相母线和中央处理器,第二无功补偿控制电路的两端分别连接B相母线和中央处理器,第三无功补偿控制电路的两端分别连接C相母线和中央处理器,第一无功补偿控制电路、第二无功补偿控制电路和第三无功补偿控制电路连接中央处理器。
在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中,上述第一无功补偿控制电路包括多个并行连接的第一控制电路,第一控制电路的两端分别连接A相母线和中性线,第一控制电路包括第一投切开关和第一自愈式电容,第一投切开关和第一自愈式电容串行连接,每个第一投切开关连接中央处理器,各个第一自愈式电容补偿的无功功率不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蒋伟;陈刚,未经蒋伟;陈刚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34169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