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煤矿井下安全控制体系有效
申请号: | 201920337440.4 | 申请日: | 2019-03-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9908555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07 |
发明(设计)人: | 刘铭;韩治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E21F5/00 | 分类号: | E21F5/00;E21F5/02 |
代理公司: | 51220 成都行之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李英 |
地址: | 400000 重庆市***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增压泵 雾化喷头 矿井 混料箱 本实用新型 烟雾传感器 安全系数 安全控制 矿井火灾 矿井作业 煤矿井下 平行固定 一端封闭 发生器 储存箱 储水箱 阻燃剂 盲管 液氮 灭火 贯穿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煤矿井下安全控制体系,包括贯穿整个矿井的管道一和管道二,管道一、管道二平行固定在矿井顶部,管道一和管道二为一端封闭的盲管,管道一上均匀分布有若干雾化喷头一,管道二上均匀分布有若干雾化喷头二,管道一和管道二端部分别连接有增压泵一和增压泵二,增压泵一与一个储水箱相连,增压泵二与一个混料箱相连,混料箱还与一个液氮发生器和一个阻燃剂储存箱相连,所述矿井内设置有若干烟雾传感器。该体系能够在矿井火灾发生的早期控制火势,有效灭火,避免火势蔓延,有效提高矿井作业的安全系数。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矿井安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煤矿井下安全控制体系。
背景技术
矿井是形成地下煤矿生产系统的井巷、硐室、装备、地面建筑物和构筑物的总称,有时把矿山地下开拓中的斜井、竖井、平硐等也称为矿井。每一个矿井的井田范围大小、矿井生产能力和服务年限的确定,是矿井自体设计中必须解决好的关键问题之一,煤矿生产大部分是地下作业,地质及开采条件复杂多变,不安全因素多,经常受到瓦斯、煤尘、火水及顶板等实害的威胁。由于矿井内空间狭小,一旦发生火灾,火势容易快速蔓延,空间狭小也不利于人员设备快速撤离,若不及时控制火势,造成的损失将难以估量。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煤矿井下安全控制体系,该体系能够在矿井火灾发生的早期控制火势,有效辅助灭火,避免火势蔓延,有效提高矿井作业的安全系数。
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煤矿井下安全控制体系,包括贯穿整个矿井的管道一和管道二,管道一、管道二平行固定在矿井顶部,管道一和管道二为一端封闭的盲管,管道一上均匀分布有若干雾化喷头一,管道二上均匀分布有若干雾化喷头二,管道一和管道二端部分别连接有增压泵一和增压泵二,增压泵一与一个储水箱相连,增压泵二与一个混料箱相连,混料箱还与一个液氮发生器和一个阻燃剂储存箱相连,所述矿井内设置有若干烟雾传感器。
本实用新型中,矿井顶部管道一通过增压泵一与储水箱连接,管道一上的雾化喷头一用于在火灾发生初期将水雾化后喷洒在着火部位,管道二通过增压泵二与一个混料箱连接,混料箱连接液氮发生器和阻燃剂储存箱,当火灾发生初期,烟雾传感器检测到烟雾时,相关控制设备控制液氮发生器内的液氮和阻燃剂储存箱内的阻燃剂在混料箱内混合,也可预先混合保存,混合后通过增压泵二输送至管道二并从雾化喷头二喷出形成雾滴,雾滴下落过程中液氮快速汽化,吸收大量热,迅速降低火灾现场的气温,液氮迅速汽化使雾滴中的阻燃剂在空气中进一步分散,阻燃剂更加均匀降落在火灾现场及附近,避免附近设备、材料等受热燃烧,避免火势蔓延,配合雾化喷头一喷洒的水雾,快速控制火势甚至灭火,为现场救援争取更多时间,有效提高矿井作业的安全性。
进一步的,所述雾化喷头一通过连接管一与管道一相连,连接管一上设有电磁阀一,雾化喷头二通过连接管二与管道二相连,连接管二上设有电磁阀二。
进一步的,所述雾化喷头一和雾化喷头二一一对应,烟雾传感器数量和位置与雾化喷头一、雾化喷头二相对应,烟雾传感器与一个控制器相连。
进一步的,所述液氮发生器通过一个泵与混料箱连接,所述混料箱、管道二均采用隔热材料覆盖。
进一步的,所述阻燃剂储存箱设置在混料箱顶部,阻燃剂储存箱与混料箱通过导管连接,导管上设有电磁阀三,所述阻燃剂储存箱内设有阻燃剂,阻燃剂为氢氧化镁、氢氧化铝、硼酸盐中的任一种,所述混料箱与增压泵二间的管道上还设有电磁阀四。
进一步的,所述烟雾传感器设置在矿井顶部,在矿井侧壁上还设有若干红外摄像头,若干红外摄像头与烟雾传感器数目、位置一一对应,所述红外摄像头与控制器相连。
进一步的,所述控制器为PLC控制器,控制器还与泵、增压泵一、增压泵二、电磁阀一、电磁阀二、电磁阀三和电磁阀四相连,并控制其开启和关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未经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33744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平移式公路隧道竖井风道门
- 下一篇:一种隧道施工用除尘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