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防冲撞智能充电桩有效
申请号: | 201920307234.9 | 申请日: | 2019-03-12 |
公开(公告)号: | CN210161929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20 |
发明(设计)人: | 穆晓东;黄淑鑫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市上和电气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L53/31 | 分类号: | B60L53/31 |
代理公司: | 天津展誉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2221 | 代理人: | 刘红春 |
地址: | 300000 天津市北辰***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冲撞 智能 充电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防冲撞智能充电桩,涉及充电桩领域,包括充电桩主体以及环绕充电桩主体的防护机构,其中,本实用新型在充电桩主体环周设有内板、外板以及多组防护组件,当电动汽车轻微碰撞外板,外板通过伸缩弹簧与固定在地面的内板相互作用阻止电动汽车的冲撞;当电动汽车冲击作用力较大时,伸缩弹簧进一步压缩,同时支撑杆推动顶针插入压缩气体罐的接口内,使得压缩气体罐的压缩气体冲击支撑杆,从而大幅度减小电动汽车的冲击,进一步防止充电桩发生损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充电桩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防冲撞智能充电桩。
背景技术
充电桩其功能类似于加油站里面的加油机,可以固定在地面或墙壁,安装于公共建筑(公共楼宇、商场、公共停车场等)和居民小区停车场或充电站内,可以根据不同的电压等级为各种型号的电动汽车充电,充电桩的输入端与交流电网直接连接,输出端都装有充电插头用于为电动汽车充电。
为了有效增加充电桩的使用数量,所以目前充电桩大多设于室外,由于充电线的长度有限,而驾驶人的驾驶水平参差不齐,使得部分驾驶人驱动充电汽车驶入充电区域过程时极易撞坏充电桩,导致充电桩的损坏率居高不小,而且难以发现责任人,因此如何能够防止电动汽车对充电桩造成损坏成为了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防冲撞智能充电桩。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防冲撞智能充电桩,包括充电桩主体以及环绕充电桩主体的防护机构,其中,
充电桩主体包括底座、壳体、触摸屏、充电枪以及充电线,底座固定在地面上,壳体下部与底座固定连接,触摸屏与壳体前侧固定连接,位于触摸屏下方的壳体上设有磁感感应区,充电枪通过充电线与触摸屏相连接;
防护机构包括与地面固定连接的内板、与地面具有间隙的外板以及多组防护组件,防护组件的前后两端分别与内板和外板固定连接,防护组件包括两根伸缩弹簧、位于两根伸缩弹簧之间的支撑杆、顶针以及压缩气体罐,伸缩弹簧的两端分别与内板和外板固定连接,支撑杆的端部与外板固定连接,顶针固设在支撑杆的另一端的中心,压缩气体罐的底部与内板垂直固定连接,压缩气体罐的出气端设有与顶针对接的接口,顶针与压缩气体罐的中心轴线相重合。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优选地,压缩气体罐的出气端套设有滑套,支撑杆带动顶针与滑套内壁滑动连接。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优选地,外板外侧设有多个红外线距离传感器,壳体前侧设有喇叭,喇叭与红外线距离传感器相连接。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优选地,内板靠近充电桩主体侧设有与地面固定连接的三角支撑板。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优选地,外板外侧设有多排弹性橡胶块。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优选地,内板四角开设有滑孔,所述外板内侧四角固设有与滑孔滑动连接的滑杆,所述外板与地面之间存在间隙。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在充电桩主体环周设有内板、外板以及多组防护组件,电动汽车轻微碰撞外板,外板通过伸缩弹簧与固定在地面的内板相互作用阻止电动汽车的冲撞;当电动汽车冲击作用力较大时,伸缩弹簧进一步压缩,同时支撑杆推动顶针插入压缩气体罐的接口内,使得压缩气体罐的压缩气体冲击支撑杆,从而大幅度减小电动汽车的冲击,进一步防止充电桩发生损坏。
附图说明
图1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图1中防护组件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市上和电气有限公司,未经天津市上和电气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30723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干燥剂搅拌机
- 下一篇:一种装配式建筑呼吸式双层幕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