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无缝式屋面防水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920304903.7 | 申请日: | 2019-03-11 |
公开(公告)号: | CN21008666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18 |
发明(设计)人: | 朱成扣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同美展示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D13/00 | 分类号: | E04D13/00;E04D13/16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际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76 | 代理人: | 邓娜 |
地址: | 215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无缝 屋面 防水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无缝式屋面防水结构,包括防水结构主体、第一墙体和第二墙体,所述第一墙体设在防水结构主体的侧端,所述第二墙体设在防水结构主体的另一端,所述第一墙体和第二墙体的内端均填筑有防水板,所述防水板两两之间通过阻水架顶部连接,所述阻水架包括支脚、第一连接板、止水条和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通过阻水架对称设置在两侧,所述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中心通过止水条相连接,所述支脚设在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的底端位置,所述防水板顶端设有第一板体。本实用新型为无缝式屋面防水结构,通过防水结构主体的设置,实现内端无缝连接的目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屋体防水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无缝式屋面防水结构。
背景技术
屋面防水结构可以帮助进行防水保护工作,解决传统屋面防水保护的不便,同时可以方便进行安装,使得装置可以适应更多的地形,达到了省时省力的目的,且后期方便进行维修工作,保证产品的质量,但是目前屋面防水结构存在以下问题,存在缝隙过大的现象,会造成一定的不便,需要进行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无缝式屋面防水结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无缝式屋面防水结构,包括防水结构主体、第一墙体和第二墙体,所述第一墙体设在防水结构主体的侧端,所述第二墙体设在防水结构主体的另一端,所述第一墙体和第二墙体的内端均填筑有防水板,所述防水板两两之间通过阻水架顶部连接,所述阻水架包括支脚、第一连接板、止水条和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通过阻水架对称设置在两侧,所述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中心通过止水条相连接,所述支脚设在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的底端位置,所述防水板顶端设有第一板体,所述第一板体的下端通过插接槽连接有第二板体,所述第一板体的侧端位置开设有纵槽。
优选的,所述阻水架通过底端的支脚插入到底端墙体内部。
优选的,所述阻水架的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均固定在纵槽的内部。
优选的,所述防水板预埋在第一墙体和第二墙体的内端,且采用无缝连接形式。
优选的,所述阻水架、第一墙体、第二墙体和防水板的底端设有防水基层。
优选的,所述阻水架和防水板采用统一水平面设置,且防水结构主体的侧端设有排水系统。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通过安装阻水架,阻水架中心设有止水条,止水条可以进行有效的防水工作,且与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采用连体式的设计,避免中心存在缝隙,且阻水架的底端设有支脚,通过支脚可直接将阻水架预埋进混凝土基层中,增大接触强度,通过防水板的设置,防水板采用拼接型的设计,通过插接槽使得第一板体和第二板体相连接,侧端的纵槽由阻水架进行封堵,且防水板也预埋入第一墙体和第二墙体的内端,实现高强度的连接工作,防止内端进水,阻水架、第一墙体、第二墙体和防水板底端设置防水基层,可以实现双重的保护工作,且侧端面设有排水系统,排水系统采用现有技术使用,可以防止雨水在防水结构主体外表面堆积,造成内端的渗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主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阻水架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防水板结构示意图。
图中:1-防水结构主体;2-阻水架;3-第一墙体;4-第二墙体;5-防水板;6-支脚;7-第一连接板;8-止水条;9-第二连接板;10-第一板体;11-纵槽;12-第二板体;13-插接槽。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同美展示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同美展示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30490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乡村住宅结构
- 下一篇:一种抗潮能力强且便于排水的屋面防水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