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自动扶梯桁架的端部加强支撑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920298314.2 | 申请日: | 2019-03-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9740475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06 |
发明(设计)人: | 王智超;陈洋;张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沈阳远大智能工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B23/00 | 分类号: | B66B23/00 |
代理公司: | 21245 沈阳鼎恒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赵月娜<国际申请>=<国际公布>=<进入 |
地址: | 110000 辽宁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加强支撑 上弦杆 竖向支撑杆 直角支撑 角钢状 弯件 自动扶梯桁架 本实用新型 生产成本低 安全隐患 扶梯桁架 技术要点 支撑机构 支撑能力 加长板 加强筋 下端部 扶梯 受力 同侧 支撑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自动扶梯桁架的端部加强支撑机构,包括两根上弦杆、设于每根上弦杆末端下方的竖向支撑杆,上弦杆与同侧的竖向支撑杆形成直角或类直角支撑体,其技术要点是:两侧的直角或类直角支撑体的端部之间连接有加强支撑体,所述加强支撑体由角钢状支撑弯件Ⅰ、角钢状支撑弯件Ⅱ、加强筋和加长板构成。其结构简单、使用可靠,解决了现有扶梯上、下端部支撑机构受力较大易产生安全隐患的问题,有效的加强扶梯桁架端部的支撑能力,生产成本低。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自动扶梯支撑结构设计,特别是一种自动扶梯桁架的端部加强支撑机构,也适用于作为自动人行道桁架的端部加强支撑机构。
背景技术
目前,很多地铁、高铁以及大型商场都要求跨度较大、提升高度较高且无中间支撑的扶梯,由于此类扶梯不需要中间位置提供支撑,占用空间小,此类扶梯的市场需求越来越多。然而,由于扶梯无中间支撑,造成扶梯上、下端部支撑机构受力较大,不加强处理,容易产生安全隐患,为满足实际使用需求,现有技术一般是通过改变该支撑部件规格以满足要求,但通常结构复杂,成本较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可靠的自动扶梯桁架的端部加强支撑机构,解决了现有扶梯上、下端部支撑机构受力较大易产生安全隐患的问题,有效的加强扶梯桁架端部的支撑能力,生产成本低。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自动扶梯桁架的端部加强支撑机构,包括相互平行的两根上弦杆、设于每根上弦杆末端下方的竖向支撑杆,上弦杆与同侧的竖向支撑杆形成直角或类直角支撑体,其技术要点是:两侧的直角或类直角支撑体的端部之间连接有加强支撑体,所述加强支撑体由角钢状支撑弯件Ⅰ、角钢状支撑弯件Ⅱ、加强筋和加长板构成,所述加长板连接于角钢状直接弯件Ⅰ的一肢端部形成延长固定面,所述角钢状支撑弯件Ⅱ位于角钢状支撑弯件Ⅰ下方,且角钢状支撑弯件Ⅱ的一肢与角钢状直接弯件Ⅰ连接加长板的一肢相贴合并焊接固定,角钢状支撑弯件Ⅱ的另一肢与角钢状直接弯件Ⅰ未连接加长板的一肢平行且形成中空支撑层,所述加强筋的数量为多个,沿角钢状直接弯件Ⅰ、Ⅱ的长度方向均匀分布于中空支撑层内,所述角钢状直接弯件Ⅰ连接加长板的一肢与两侧的直角或类直角支撑体垂直,且其两端利用直角加强件与直角或类直角支撑体连接固定。
上述的自动扶梯桁架的端部加强支撑机构,所述角钢状支撑弯件Ⅰ与角钢状支撑弯件Ⅱ的长度相等,大于等于两侧直角或类直角支撑体的跨度。
上述的自动扶梯桁架的端部加强支撑机构,所述直角加强件呈角钢状,其一肢与直角或类直角支撑体内侧焊接,另一肢与角钢状直接弯件Ⅰ连接加长板的一肢焊接。
上述的自动扶梯桁架的端部加强支撑机构,所述角钢状支撑弯件Ⅰ的一肢设有用于与角钢状支撑弯件Ⅱ焊接固定的通孔组Ⅰ,另一肢设有用于与加强筋焊接固定的通孔组Ⅱ。
上述的自动扶梯桁架的端部加强支撑机构,所述直角加强件的两肢上设有用于与直角或类直角支撑体和角钢状支撑弯件Ⅰ焊接固定的通孔组Ⅲ。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通过采用加强支撑体,并利用直角加强件与两侧的直角或类直角支撑体连接固定形成稳固可靠的自动扶梯桁架端部加强支撑结构,有效的加强了扶梯桁架端部的支撑能力,从而解决了现有扶梯上、下端部支撑机构受力较大易产生安全隐患的问题,安全性和可靠性大大增强。
2、加强结构的设计相对简单,生产成本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3是图2中A-A向剖面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角钢状支撑弯件Ⅰ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的仰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沈阳远大智能工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沈阳远大智能工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29831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