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改善黑臭河水的处理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20288907.0 | 申请日: | 2019-03-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9872674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31 |
发明(设计)人: | 张爱;崔光强;谢之魁;马鹏强;韩文超;杨圆;谢晓涛;王浩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水利水电第十四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14 | 分类号: | C02F9/14 |
代理公司: | 11453 北京名华博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李中强 |
地址: | 650041 ***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水闸 布置区域 净化设备 溢流堰 本实用新型 处理系统 提升泵 河道 河水 流量计 生物处理设备 自清洗过滤器 综合处理设备 治理 进水提升泵 大型管网 工程投资 曝气风机 施工工期 外侧设置 运行成本 中度污染 污泥罐 信息化 井内 季节性 水体 上游 | ||
本实用新型采用一种用于改善黑臭河水的处理系统,所述用于改善黑臭河水的处理系统及设备包括水闸、溢流堰、净化设备布置区域,水闸设置在被治理河道下游,水闸上游设置溢流堰,水闸与溢流堰之间河道内设置提升泵井,提升泵井内设置进水提升泵,被治理河道外侧设置净化设备布置区域;净化设备布置区域内布置有污泥罐、自清洗过滤器、生物处理设备、流量计及曝气风机。本实用新型适用于具有重度、中度污染的常年、季节性黑臭水体的快速有效改善治理,是一种具有信息化、施工工期短、占地面积小、无需建大型管网、工程投资和运行成本较低、见效快等优点的黑臭河水综合处理设备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黑臭河水治理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改善黑臭河水的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邑盛之要,其枢在水”然而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我国许多城市河流水质污染和生态退化问题十分突出,耗氧性有机污染物和氮磷营养盐含量居高不下,甚至出现了季节性和常年性水体黑臭现象。因此,解决城市河流的污染、恢复河流的生态和社会功能问题仍然是许多城市可持续发展过程中亟待解决的关键任务之一。2015年,国务院颁布的《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简称“水十条”对河湖水质治理提出了明确目标,到2020年,地级及以上城市建成区黑臭水体均控制在10%以内,到2030年,城市建成区黑臭水体总体得到消除。
城市河流环境恶化对城市居民的健康和城市生态安全构成了严重的威胁,河流水质净化与生态修复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和热点。目前国内外采用的黑臭河道治理技术主要可分为物理、化学和生物—生态法三类方式,但对其的治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任何单一技术、方式都不是治理黑臭河道的一劳永逸的方法,在黑臭河道治理的具体实践中,要根据具体情况,特别是水体污染状况及污染物的种类,将物理、化学和生物—生态方式有效结合起来,使黑臭河道治理的有效性、长效性、经济性和生态相容性统一起来,开发出适合我国国情的高效低耗黑臭河道治理共性技术,才是真正的解决之道。
发明内容
针对背景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用于改善黑臭河水的处理系统,兼备三种治理物理、化学和生物—生态方式所以更能够处理各类污染混合水体,且有三道大关的处理其效果比任何单一方式都要高效,并加通过搭载plc自动控制系统信息处理中心结合起来,使复杂的水处理变得更加无人化降低了人员上的投入运行起来更加智能、简便、轻松化。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所述用于改善黑臭河水的处理系统及设备包括水闸、溢流堰、净化设备布置区域,水闸设置在被治理河道下游,水闸上游设置溢流堰,水闸与溢流堰之间河道内设置提升泵井,提升泵井内设置进水提升泵,被治理河道外侧设置净化设备布置区域;净化设备布置区域内布置有污泥罐、自清洗过滤器、生物处理设备、流量计及曝气风机,进水提升泵出水连接自清洗过滤器,自清洗过滤器污泥出口连接污泥罐,污水出口连接生物处理设备,生物处理设备出水连接流量计,流量计出水通过明渠连通水闸下游的被治理河道,曝气风机出风分别与生物处理设备和污泥罐连接,污泥罐、自清洗过滤器及生物处理设备污水出口均与提升泵井连通。
作为优选,净化设备布置区域内还设置有反洗机,反洗风机出口与生物处理设备连接,生物处理设备反洗排水口与污泥罐连接。
作为优选,提升泵井进水口上设置过滤栅格。
作为优选,系统中设置搭载plc自动控制系统的信息处理中心,系统中各个设备的入出水口设置有流量控制阀门,分别与plc自动控制系统相连。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兼备三种治理物理、化学和生物—生态方式所以更能够处理各类污染混合水体,且有三道大关的处理其效果比任何单一方式都要高效,并通过搭载plc自动控制系统信息处理中心智能的结合起来,使复杂的水处理变得更加无人化降低了人员上的投入运行起来更加智能、简便、轻松化,加以移动无线监控设备的引入不仅保证了系统运行过程中实时处于受控状态,还减少了日常前往处理站的巡检人次,大大缩小了日常运行成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水利水电第十四工程局有限公司,未经中国水利水电第十四工程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28890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