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潮湿环境通风用逆止阀有效
申请号: | 201920287852.1 | 申请日: | 2019-03-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9688172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26 |
发明(设计)人: | 张高鹏;张忠路;徐丛敏;刘思静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丝路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K15/00 | 分类号: | F16K15/00;F24F7/013 |
代理公司: | 31317 上海恒慧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张宁展<国际申请>=<国际公布>=<进入 |
地址: | 831100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 | 国省代码: | 新疆;6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挡板 防尘框 本实用新型 潮湿环境 挡圈 墙壁 阀门技术领域 位置精度要求 螺栓 可拆卸的 驱动电机 使用寿命 通风装置 主体两侧 主体中部 装置安装 装置操作 装置加工 防尘网 固定圈 逆止阀 隔开 卡接 通风 清洁 贯穿 | ||
本实用新型涉及阀门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潮湿环境通风用逆止阀,包括主体,主体中部贯穿连接墙壁,主体左侧设有挡圈,挡圈通过第一螺栓与墙壁连接,主体右侧卡接防尘框,防尘框内部设有防尘网。本实用新型可以用于潮湿环境中的通风装置中,通过设置挡板,使得在驱动电机停止工作时,挡板将主体两侧的空气隔开,该装置可以应对各种环境,并且通过设置O型圈,使得挡板与主体之间的位置精度要求降低,整个装置加工较为简单,并且设置了可拆卸的防尘框,使得整个装置清洁更加的便捷,提高了整个装置的使用寿命,并且设置了固定圈,使得装置安装更加方便,整个装置操作简单,设计合理,适宜推广使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阀门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潮湿环境通风用逆止阀。
背景技术
在潮湿的环境中,如地下室、浴室等相对潮湿的环境中,大多数都装有排风扇等其他通风设备,却终日闻到浑浊的气味,甚至产生霉味,久而久之,室内也会发生霉变,会对工作、居住产生影响,影响健康,因此在室内装修中对于潮湿环境的通风设备要求较为严格,需要控制气流的流动方向,阻止冷湿空气在通风设备不工作的情况下进入室内,此时就需要用到逆止阀。
逆止阀是指依靠介质本身流动而自动开、闭阀瓣,用来防止介质倒流的阀门,又称逆止阀、单向阀、逆流阀、和背压阀。中国专利(公告号:CN2800008)公开了一种浴厕通风逆止阀,所述逆止阀加装在浴厕通风口旁侧位置,该逆止阀内部装设具有球体的一弯管,该弯管一侧入口端与浴厕通风口相通,入口端内侧外扩一内周缘套置有垫体之圆体,由圆体外伸并上斜为一出口端,弯管内底缘延伸有一供球体移动的倾斜边,所述倾斜边外侧转折有一供球体靠置的锥形凹,使弯管内部形成一流通通道,该装置通过圆球的左右滚动实现通风口的开启和关闭,但是当加工精度不够或者圆球附着污染物后,圆球与通风口的接触会出现缝隙,此时圆球无法将通风口完全封闭,因此该装置对于加工精度和使用环境要求较高,从而使得整个装置的制造成本过高,安装条件也比较苛刻,需要再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潮湿环境通风用逆止阀,解决了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潮湿环境通风用逆止阀,包括主体,主体中部贯穿连接墙壁,主体左侧设有挡圈,挡圈通过第一螺栓与墙壁连接,主体右侧卡接防尘框,防尘框内部设有防尘网,所述主体左端上部通过第二螺栓连接铰链,铰链左端连接挡板,所述主体右侧下部固定连接驱动电机,驱动电机输出轴固定连接第一带轮,第一带轮通过皮带连接第二带轮,第二带轮固定连接转轴左端,转轴中部固定连接风扇,所述防尘框上端滑动连接限位杆,限位杆顶端固定连接挡块,挡块下端固定连接拉簧,拉簧下端固定连接防尘框,所述限位杆贯穿连接主体右侧上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挡板与主体之间设有O型圈。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主体中部固定连接轴承座,轴承座转动连接转轴。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皮带贯穿连接主体下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挡板左侧设有固定圈,固定圈通过第三螺栓固定连接墙壁。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固定圈四周设有通孔,通孔贯穿连接第三螺栓。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之处:
本实用新型可以用于潮湿环境中的通风装置中,通过设置挡板,使得在驱动电机停止工作时,挡板将主体两侧的空气隔开,该装置可以应对各种环境,并且通过设置O型圈,使得挡板与主体之间的位置精度要求降低,整个装置加工较为简单,并且设置了可拆卸的防尘框,使得整个装置清洁更加的便捷,提高了整个装置的使用寿命,并且设置了固定圈,使得装置安装更加方便,整个装置操作简单,设计合理,适宜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丝路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丝路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28785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