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CO有效
申请号: | 201920285840.5 | 申请日: | 2019-03-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9895535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03 |
发明(设计)人: | 李晓凤;齐向前;王颖;张朝伟;高松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海运职业学院 |
主分类号: | G09B9/00 | 分类号: | G09B9/00;F25B30/02;F25B9/00 |
代理公司: | 12207 天津市杰盈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周于凯 |
地址: | 300350 天津***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油分离器 冷凝器 蒸发器 气液分离器 保温水箱 液分离器 膨胀阀 压缩机 冷凝器和蒸发器 二氧化碳热泵 机组运行过程 工作原理 管路连接 教学演示 实训装置 出气端 进气端 换热 热泵 双相 直观 讲解 展示 学生 | ||
一种CO2作为工质的热泵实训装置,包括:压缩机、冷凝器、膨胀阀、蒸发器、油分离器、气液分离器、保温水箱,其中,所述的保温水箱与冷凝器双相连接换热,冷凝器通过管路与蒸发器相连接,在冷凝器和蒸发器之间设置有膨胀阀,所述的气液分离器安装在蒸发器的出气端,油分离器连接在冷凝器的进气端,油分离器和气液分离器通过管路连接,在油分离器和气液分离器之间设置有压缩机。系统直观展示了二氧化碳热泵机组运行过程中的各项参数,不仅方便于学生了解其工作原理,更便于教学演示讲解。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实训教学仪器,尤其涉及一种CO2作为工质的热泵实训装置。
背景技术
现在的热泵系统制冷剂主要为氟利昂HCFCs和HFCs。以HCFC-22为首的传统的制冷剂,由于对臭氧层有破坏,根据《蒙特利尔议定书》,我国从2015年已经开始逐步削减。HFCs(包括R32,R134a,R410A,R407C等)虽对臭氧层无破坏,但是温室效应很高。根据《基加利修正案》,我国将在2024年冻结HFCs的消费,并从2029年启动削减进程,2045年实现消减80%。鉴于此现状,我们制冷热泵行业所面临的最终替代制冷剂将回归自然工质。CO2作为一种对环境无害的自然工质具有优良特性,可以作为最终替代制冷剂。CO2已经开始应用于生产使用中,根据形式要求,急需一种CO2作为工质的教学实训设备,适用于本科、大中专院校的机电设备安装与维修、机电技术应用、制冷和空调技术与维修等专业的《制冷空调机器设备》《制冷与空调设备运行管理》《制冷空调自动化》《通风与空调工程》等课程的专用设备。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CO2作为工质的热泵实训装置,适用于本科、大中专院校的机电设备安装与维修、机电技术应用、制冷和空调技术与维修等专业的《制冷空调机器设备》《制冷与空调设备运行管理》《制冷空调自动化》《通风与空调工程》等课程。
一种CO2作为工质的热泵实训装置,包括:压缩机、冷凝器、膨胀阀、蒸发器、油分离器、气液分离器、保温水箱,其中,所述的保温水箱与冷凝器双相连接换热,冷凝器通过管路与蒸发器相连接,在冷凝器和蒸发器之间设置有膨胀阀,所述的气液分离器安装在蒸发器的出气端,油分离器连接在冷凝器的进气端,油分离器和气液分离器通过管路连接,在油分离器和气液分离器之间设置有压缩机。
进一步的,所述的保温水箱连接有稳压水箱。
在教学实验过程中,制冷剂CO2通过压缩机被压缩变为高温高压的气体,通过油分离器将带出的润滑油分离出来,高温高压的气态制冷剂进入气体冷却器放热,将热量传递给水,水被加热进入保温水箱,热水可以随时被应用,稳压水箱起到给水稳定压力的作用;CO2在气体冷却器中放热后温度降低,然后通过膨胀阀被降压,成为气液两相溶液,进入蒸发器蒸发吸热,成为低温低压的气体,再通过气液分离器,分离出没有被蒸发的液态制冷剂,气态CO2则进入压缩机继续加压,完成整个循环。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CO2作为工质的热泵实训装置,系统直观展示了二氧化碳热泵机组运行过程中的各项参数,不仅方便于学生了解其工作原理,更便于教学演示讲解;整套系统集二氧化碳热泵机组、供暖系统、生活热水系统为一体,整个系统真实完整,结构清晰、紧凑,并配套压力变送器、温度变送器,流量传感器等把二氧化碳热泵机组主要参数测试出来,便于对机组性能测试与分析;实训系统为提供一个操作平台,能让学生自主完成热泵系统调试、运行及测试参数记录,系统采用开放式设计,并可以通过上位机监控把整个系统流量和机组参数呈现出来;实训系统能完成二氧化碳热泵系统完成调试、运行及维修等实训,有利于学生将理论应用于实际,并培养学生操作动手能力。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入料系统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海运职业学院,未经天津海运职业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28584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