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便携式5G物联网辅助诊断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920284594.1 | 申请日: | 2019-03-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9312012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27 |
发明(设计)人: | 曾祥伍 | 申请(专利权)人: | 卫健智能科技(西安)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1/273 | 分类号: | G06F11/273;H04L12/26 |
代理公司: | 西安科果果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61233 | 代理人: | 何锐 |
地址: | 710065 陕西省西安市高新区***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物联网 设备箱 辅助诊断 行走轮 操作按钮 驱动电机 向下运动 诊断设备 螺纹杆 正转 本实用新型 地面接触 顶部设置 快速稳定 连接竖杆 携带 对设备 螺纹圈 水平杆 显示窗 支撑座 显示器 省力 通电 施加 伸出 诊断 运输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便携式5G物联网辅助诊断设备,属于5G物联网诊断领域,一种便携式5G物联网辅助诊断设备,包括设备箱,所述设备箱的顶部设置有显示器,所述设备箱正面的右侧设置有操作按钮,所述设备箱正面的右侧且位于操作按钮的上方设置有显示窗。通过将驱动电机通电,当驱动电机正转时,可带动螺纹杆正转,从而带动螺纹圈在螺纹杆上向下运动,进而带动水平杆和连接竖杆向下运动,进而带动行走轮从第二支撑座内伸出,直到与地面接触,最后通过对设备箱施加推动的力,即可带动行走轮运动,利用行走轮快速稳定的将5G物联网诊断设备运输到指定的位置,进而使得在携带5G物联网诊断设备携带更加方便、更加省力。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5G物联网诊断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便携式5G物联网辅助诊断设备。
背景技术
5G物联网是第五代移动通信网络,其峰值理论传输速度可达每秒数十Gb,比4G网络的传输速度快数百倍,举例来说,整部超高画质电影可在1秒之内下载完成,5G物联网的主要目标是让终端用户始终处于联网状态。
目前检测人员在检测诊断5G物联网时,通常需要5G物联网辅助诊断设备进行各项检测,从而确定诊断结果,并提出解决方案,而目前大多数5G物联网辅助诊断设备由于其体积较大,在携带运输的过程中,非常的费时费力,为解决这一问题,人们在5G物联网辅助诊断设备上设置有走行轮,从而为人们使用提供方便,但此种5G物联网辅助诊断设备虽然能够方便人们移动,但在实际使用中,其不便于稳定放置,从而导致5G物联网辅助诊断设备在使用时,稳定性较差。
实用新型内容
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携式5G物联网辅助诊断设备,具备便于携带且稳定性好的优点,解决了目前大多数5G物联网辅助诊断设备由于其体积较大,在携带运输的过程中,非常的费时费力,为解决这一问题,人们在5G物联网辅助诊断设备上设置有走行轮,从而为人们使用提供方便,但此种5G物联网辅助诊断设备虽然能够方便人们移动,但在实际使用中,其不便于稳定放置,从而导致5G物联网辅助诊断设备在使用时,稳定性较差的问题。
2.技术方案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便携式5G物联网辅助诊断设备,包括设备箱,所述设备箱的顶部设置有显示器,所述设备箱正面的右侧设置有操作按钮,所述设备箱正面的右侧且位于操作按钮的上方设置有显示窗,所述显示窗的上方设置有三个等距离排列的指示灯,所述设备箱顶部的右侧固定连接有伸缩信号杆,所述伸缩信号杆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信号接收器,所述设备箱的正面且位于操作按钮的左侧设置有散热器,所述设备箱底部的四角均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撑座;
所述设备箱的底部开设有两条水平的第一凹槽,两条所述第一凹槽的顶部均开设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一凹槽与第二凹槽连通,两个所述第二凹槽的内部均设置有支撑隔板,两个所述支撑隔板的左右两侧分别与两个第二凹槽内壁的下方固定连接,两个所述第二凹槽的内部均设置有驱动电机,两个所述驱动电机输出轴底部均固定连接有螺纹杆,两个所述支撑隔板的顶部均嵌设有轴承,两个所述螺纹杆均分别贯穿轴承延伸至第一凹槽的内部,两个所述螺纹杆分别与轴承的内圈固定连接,两个所述螺纹杆上且分别位于第一凹槽的内部均螺纹连接有螺纹圈;
两个所述螺纹圈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水平杆,四个所述水平杆远离螺纹圈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连接竖杆,所述设备箱的底部对应连接竖杆均固定连接有第二支撑座,四个所述第二支撑座的底部均开设有第三凹槽,四个所述第三凹槽的内部设置有行走轮,四个所述连接竖杆的底端均分别贯穿并延伸至四个第三凹槽的内部与行走轮的顶部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驱动电机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底部的四角均设置有螺钉,四个所述螺钉的顶端均分别贯穿安装板与第二凹槽的内顶壁螺纹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卫健智能科技(西安)有限公司,未经卫健智能科技(西安)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28459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