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内置式水上救生机器人推进器有效
申请号: | 201920283451.9 | 申请日: | 2019-03-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988907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03 |
发明(设计)人: | 周浩;王鹏;练永庆;吴茂林;罗祎;文无敌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工程大学 |
主分类号: | B63C9/00 | 分类号: | B63C9/00;B63H11/08 |
代理公司: | 42242 武汉蓝宝石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谢洋 |
地址: | 430000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喷水推进 喷口部 平衡杆 开口 本实用新型 救生机器人 推进器 外壁 水道 工作可靠性 恶劣条件 水上救生 外壳内部 轴槽 配置 连通 机器人 遇险 风浪 保证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内置式水上救生机器人推进器设计方案,包括外壳和设置在所述外壳内部的喷水推进泵,所述外壳包括两个端面和连接两个端面的外壁,至少一个所述端面上配置有第一开口,所述外壁上配置有第二开口,所述喷水推进泵与所述第一开口连通,所述喷水推进泵与所述第一开口之间还设有水道,喷口部的尾部置于水道中,喷口部外侧上有平衡杆,平衡杆工作在喷口部的轴槽中,喷水推进泵通过平衡杆可自由转动;本实用新型可提高救生机器人的工作可靠性,在面临风浪等恶劣条件下,依然能够保证救生机器人推进器稳定工作,快速准确到达遇险人员身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内置式水上救生机器人推进器。
背景技术
船舶为了应对可能出现的水上救生险情,一般都会配备有若干个救生圈,但要真正发挥作用,就必须将救生设备投掷到落水者附近,如果投掷有偏差,或是遇险地点的水流、风速过大都有可能导致落水者无法获得救生圈进而陷入生命危险。
为了提高船员在意外落水事故中的生存机会,开始出现了能够通过遥控寻找落水者的救生设备,这种救生设备通常在机器人尾部安装有推进器,通过电机带动螺旋桨或者导管桨产生推力。这种推进方式,虽然结构简单,便于加工和安装,但该种推进形式往往只将推进器安装于机器人的某一面,难以保证救生机器人在任何一面接触水面时都可以稳定工作。
因此需要对救生机器人提出一种新的结构和推进器设计方式,以便于提高救生机器人的工作可靠性,方便水上快速救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内置式水上救生机器人推进器,从而解决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内置式水上救生机器人推进器,包括:包括外壳和设置在所述外壳内部的喷水推进泵,所述外壳包括两个端面和连接两个端面的外壁,至少一个所述端面上配置有第一开口,所述外壁上配置有第二开口,所述喷水推进泵与所述第一开口连通,所述喷水推进泵与所述第一开口之间还设有水道,所述喷水推进泵包括长条形的泵体和与泵体一端固定连接的喷口部,所述水道沿所述喷口部开口向所述喷口部内部延伸,所述水道相对于所述喷口部自由转动。
优选的,所述喷口部上对称设有两根平衡杆,平衡杆设置在外壳的轴槽中,喷水推进泵通过平衡杆可自由转动,当所述内置式水上救生机器人推进器任意一面接触水面时,在平衡杆的作用下,喷水推进泵由于重力作用,会自动选择工作在近水面的一侧。
优选的,所述喷水推进泵的泵体包括与所述喷口部连接的推进泵壳体,所述推进泵壳体内部设有中心轴,所述中心轴通过至少两个导叶与所述推进泵壳体固定连接,所述中心轴内设置有转动电机,所述转动电机外部设有叶轮,所述转动电机包括与所述中心轴固定连接的定子和与所述叶轮固定连接的转子,所述叶轮在所述转动电机的作用下相对于中心轴转动,从而在推进泵壳体内部产生涡流。
优选的,所述导叶的数量为四个,且每个所述导叶的弯曲方向一致,利用导叶的整流,能够提高喷水推进泵的工作效率。
优选的,所述外壳配置为U型或V型结构,并配置有两个彼此分离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喷水推进泵设置在所述第一端和/或第二端。
优选的,所述外壳包括对称设置的上壳体和下壳体,所述上壳体和下壳体拆卸连接构成容纳所述喷水推进泵的空腔。
优选的,多个所述第二开口对称设置在所述上壳体和下壳体上,保证当所述内置式水上救生机器人推进器任意一面接触水面时,上壳体上的第二开口位于水面下方或者下壳体上的第二开口位于水面下方。
优选的,每个所述第二开口处均设有过滤网。
优选的,所述喷口部靠近所述第一开口的一端直径小于远离所述第一开口的另一端,通过设置收缩的喷口部,使得喷水推进泵的效率进一步提高。
优选的,所述外壳上设有至少两个抓握的把手,用于被救援的生命体抓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工程大学,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工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28345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曲面自适应水下爬壁机器人
- 下一篇:一种基于无人机的水上多人群体救援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