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内置式水上救生机器人推进器有效
申请号: | 201920283451.9 | 申请日: | 2019-03-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988907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03 |
发明(设计)人: | 周浩;王鹏;练永庆;吴茂林;罗祎;文无敌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工程大学 |
主分类号: | B63C9/00 | 分类号: | B63C9/00;B63H11/08 |
代理公司: | 42242 武汉蓝宝石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谢洋 |
地址: | 430000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喷水推进 喷口部 平衡杆 开口 本实用新型 救生机器人 推进器 外壁 水道 工作可靠性 恶劣条件 水上救生 外壳内部 轴槽 配置 连通 机器人 遇险 风浪 保证 | ||
1.一种内置式水上救生机器人推进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1)和设置在所述外壳(1)内部的喷水推进泵(2),所述外壳(1)包括两个端面和连接两个端面的外壁,至少一个所述端面上配置有第一开口(1.1),所述外壁上配置有第二开口(1.2),所述喷水推进泵(2)与所述第一开口(1.1)连通,所述喷水推进泵(2)与所述第一开口(1.1)之间还设有水道(3),所述喷水推进泵(2)包括长条形的泵体和与泵体一端固定连接的喷口部(2.1),所述水道(3)沿所述喷口部(2.1)开口向所述喷口部(2.1)内部延伸,所述水道(3)相对于所述喷口部(2.1)自由转动,所述喷口部(2.1)出口位于所述水道(3)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置式水上救生机器人推进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水推进泵(2)的泵体包括与所述喷口部(2.1)连接的推进泵壳体(2.2),所述推进泵壳体(2.2)内部设有中心轴(2.3),所述中心轴(2.3)通过至少两个导叶(2.4)与所述推进泵壳体(2.2)固定连接,所述中心轴(2.3)内设置有转动电机,所述转动电机外部设有叶轮(2.5),所述转动电机包括与所述中心轴(2.3)固定连接的定子和与所述叶轮(2.5)部分固定连接的转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内置式水上救生机器人推进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叶(2.4)的数量为四个,且每个所述导叶(2.4)的弯曲方向一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置式水上救生机器人推进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配置为U型或V型结构,并配置有两个彼此分离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喷水推进泵(2)设置在所述第一端和/或第二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内置式水上救生机器人推进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包括对称设置的上壳体和下壳体,所述上壳体和下壳体拆卸连接构成容纳所述喷水推进泵(2)的空腔。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内置式水上救生机器人推进器,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第二开口(1.2)对称设置在所述上壳体和下壳体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内置式水上救生机器人推进器,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第二开口(1.2)处均设有过滤网。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置式水上救生机器人推进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喷口部(2.1)靠近所述第一开口(1.1)的一端直径小于远离所述第一开口(1.1)的另一端。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置式水上救生机器人推进器,其特征在于,喷口部(2.1)上对称设有两根平衡杆(2.11)。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置式水上救生机器人推进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上设有至少两个抓握的把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工程大学,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工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283451.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曲面自适应水下爬壁机器人
- 下一篇:一种基于无人机的水上多人群体救援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