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利用吸收式热泵结合真空闪蒸的地热供暖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20282303.5 | 申请日: | 2019-03-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9801593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17 |
发明(设计)人: | 刘军;谢迎春;王志刚;沈雪飞;陆炜;刘富华;谢美茜;张明晖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核坤华能源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D3/18 | 分类号: | F24D3/18;F24T10/20 |
代理公司: | 33246 浙江千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周希良 |
地址: | 311113 浙江省杭州市余杭***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吸收式热泵 换热器 冷凝器 闪蒸器 地热水 地热供暖系统 本实用新型 入口连接 真空闪蒸 次侧 地热 采暖供回水管道 采暖循环水泵 发生器连接 潜水泵出口 水蒸气出口 水蒸气入口 一次侧入口 驱动热源 余热回收 回灌泵 潜水泵 蒸发器 构建 水中 主机 节能 出口 | ||
本实用新型为一种利用吸收式热泵结合真空闪蒸的地热供暖系统,包括潜水泵、闪蒸器、地热回灌泵、冷凝器、采暖循环水泵。系统还包括换热器,潜水泵出口分别与换热器的一次侧入口、闪蒸器的地热水入口连接,换热器的一次侧出口与闪蒸器的地热水入口连接,闪蒸器的水蒸气出口与冷凝器的水蒸气入口连接。系统还包括吸收式热泵,换热器的二次侧与吸收式热泵的发生器连接,冷凝器与吸收式热泵的蒸发器连接,吸收式热泵的冷凝器接采暖供回水管道。本实用新型利用温度较高的地热水作为吸收式热泵主机的驱动热源并结合真空闪蒸的余热回收方式,构建一种新的地热供暖系统,同时充分利用地热水中蕴含的热量,起到节能的目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新能源开发利用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利用吸收式热泵结合真空闪蒸的地热供暖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中深层地热供暖中,多数通过板式换热器直接加热采暖循环水后回灌至回灌井。如公开号为CN107270371A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同层回灌电热泵式梯级利用供热系统用于地热供暖,该系统主要由采热循环系统、供热循环系统两部分组成,其中采热循环系统主要由采水泵、采水井、板式换热器、第一阀门、第二阀门、电热泵、回灌井、第三阀门和第四阀门组成,运行时,当地热水温高于40℃时,地热水直接进入板式换热器中和供暖回水进行换热,其后又进入电热泵冷凝器进行换热,换热后的低温地热水进入回灌井进行回灌。但是地热水的水质比较复杂,导致换热器结垢比较严重、甚至使得换热失效,甚至腐蚀换热器。同时,多数地热尾水回灌的温度比较高,造成了能量的浪费。
也有一些项目利用电动压缩式热泵主机直接从地热尾水中提取热量,如公开号为CN106382695A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基于螺杆水源热泵的空调系统,包括地热井、地热采集装置、螺杆水源热泵和空调末端,地热采集装置、螺杆水源热泵和空调末端依次串联,通过地热能采集装置吸收地热井中水体的热量为螺杆水源热泵功能,地热井的水源通过地层进行热交换,经地热井的过滤器过滤后进入地热井内后,直接进入螺杆水源热泵交换热量,但是该系统会增加系统的运行能耗。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地热供暖直接通过板式换热器加热而造成换热器结垢严重、换热效果失效、甚至腐蚀换热器以及电动压缩式热泵主机直接从地热尾水中提取热量,增加系统运行能耗的问题,提供了一种利用吸收式热泵结合真空闪蒸的地热供暖系统。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利用吸收式热泵结合真空闪蒸的地热供暖系统,包括潜水泵、闪蒸器、地热回灌泵、冷凝器、采暖循环水泵,还包括换热器,潜水泵出口分别与换热器的一次侧入口、闪蒸器的地热水入口连接,换热器的一次侧出口与闪蒸器的地热水入口连接,闪蒸器的水蒸气出口与冷凝器的水蒸气入口连接,还包括吸收式热泵,换热器的二次侧出口与吸收式热泵的发生器入口连接,吸收式热泵的发生器出口与换热器的二次侧入口连接,冷凝器的余热水出口与吸收式热泵的蒸发器侧入口连接,吸收式热泵的蒸发器侧出口与冷凝器的余热水入口连接,所述采暖循环水泵的出口与吸收式热泵的加热侧入口连接,吸收式热泵的加热侧出口接采暖供水管道。
进一步地,所述潜水泵内的地热水一部分经阀门进入换热器,另一部分地热水经阀门后与经阀门流出的地热水汇合进入闪蒸器。
进一步地,所述系统还设有地热回灌泵,闪蒸器内的冷凝水与冷凝器内的冷凝水汇合后进入地热回灌泵。
进一步地,所述系统还设有喷淋泵、真空泵,喷淋泵的入口、出口分别与闪蒸器的地热水出口、喷淋入口相连,真空泵的入口与冷凝器的排空气出口相连。
进一步地,所述系统还设有余热水循环水泵、发生器循环水泵,余热水循环水泵的入口、出口分别与吸收式热泵的蒸发器侧出口,冷凝器的余热水入口相连,发生器循环水泵的入口、出口分别与板式换热器的二次侧出口、吸收式热泵的发生器入口相连。
进一步地,所述潜水泵的入口连接地热供水管道,采暖循环水泵的入口接采暖回水管道,所述地热回灌泵的出口连接地热尾水退水管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核坤华能源发展有限公司,未经中核坤华能源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28230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