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植物培养基有效
申请号: | 201920278481.0 | 申请日: | 2019-03-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9882719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03 |
发明(设计)人: | 周天宇;吴雨桐 | 申请(专利权)人: | 氨酯汀兰(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G24/46 | 分类号: | A01G24/46;A01G24/48;A01G24/35;A01G24/10 |
代理公司: | 11742 北京景闻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李芳 |
地址: | 100744 北京市延庆区中***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培养基 保水层 功能层 透气层 本实用新型 传统培养基 植物培养基 呼吸 层叠方式 层叠设置 粒状基质 植物根系 植物健康 保水性 长久性 透气性 再使用 种植物 根系 适配 无氧 松散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植物培养基,培养基包括多个功能层,多个所述功能层包括:透气层和保水层,所述透气层和所述保水层均为固体片状且层叠设置。由此,上述植物培养基改变了无土培养的方式,无需再使用松散的粒状基质,其一方面能够改变传统培养基的不长久性,其能够持续使用,另一方面能够提高植物根系处的保水性及透气性,从而能够减少植物的无氧呼吸,增加根系的有氧呼吸,使得植物健康成长,再一方面其结构简单,成本低廉,能够通过改变厚度和层叠方式适配不同植物,从而可以达到最佳的培养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植物无土栽培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植物培养基。
背景技术
随着设施农业地不断扩大,中国的无土栽培也得到迅猛发展,广泛应用于植物种植方面,当前多采用无土栽培床的培养基质来种植植物,此种培养基质一般采用珍珠岩和草炭珍珠岩混合物,其中珍珠岩能够起到良好的透气作用,草炭珍珠岩混合物能够起到良好的吸水和保水作用。
但是,上述方式并不能真正解决植物培养的保水性和透气性问题且适用范围局限,对不同生长环境的植物达不到最适应的效果。因此,在传统培养方式上急需调整基质结构,以得到透气性及保水性优良且适用性更强的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植物培养基,该培养基的透气性及保水性优良且适用植物品种范围更广。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植物培养基,包括多个功能层,多个功能层包括:透气层和保水层,透气层和保水层均为固体片状且层叠设置。
由此,固体片状的透气层可以起到透气作用,可以减少植物的无氧呼吸产物,增加植物的有氧呼吸,固体片状的保水层可以起到吸水和保水作用,能够为植物持续供水,两者结合能够满足植物所需的生长环境要求,可以提高植物根系处的保水性及透气性,使得植物健康成长,以达到最佳的培养效果。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多个所述功能层层叠设置后且还卷绕成卷状,相邻的两个所述功能层之间的间隙为种子、穴盘苗或插穗的放置空间。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多个所述功能层高度相同;或多个所述功能层高度从内到外递增;或多个所述功能层高度从内到外递减;或多个所述功能层高度从内到外高低错落。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多个所述功能层依次反复层叠设置,多个所述功能层层叠成长方体、正方体和梯形体的至少一种。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所述功能层还包括:支撑层,所述支撑层为固体片状,所述透气层、所述保水层和所述支撑层层叠设置。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所述支撑层为高分子材料层或金属层。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所述保水层为海绵层、水凝胶层、纸巾层、无纺布层和加胶的填充材料层中的至少一种,所述透气层为海绵层或透气网。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所述功能层的厚度d满足关系式:0mm<d≤30mm,所述功能层为整体层或由多个分隔段构成的分段层,所述功能层为均厚层或厚度变化层。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所述植物培养基还包括:用于加固所述多个功能层的加固件。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所述加固件为绳子、袋子、网、框、皮筋、热缩管、外包裹皮、粘接胶和线材中的至少一种。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氨酯汀兰(北京)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氨酯汀兰(北京)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27848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