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呼吸内科的无菌过滤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0267666.1 | 申请日: | 2019-03-04 |
公开(公告)号: | CN210674516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05 |
发明(设计)人: | 邱菊 | 申请(专利权)人: | 邱菊 |
主分类号: | B01D46/00 | 分类号: | B01D46/00;A41D13/11 |
代理公司: | 青岛致嘉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7236 | 代理人: | 李浩成 |
地址: | 255000 山东省淄博市***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呼吸 内科 无菌 过滤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呼吸内科的无菌过滤装置,主要涉及空气滤菌领域。一种呼吸内科的无菌过滤装置,包括面罩,所述面罩两侧设置挂耳,所述面罩中部设置安装孔,所述安装孔上可拆卸固定连接基座壳体,所述基座壳体内侧设置两个与鼻孔相适应的鼻塞管,所述鼻塞管末端设置挡片,所述基座壳体外侧设置固定壳,所述鼻塞管与固定壳的内腔相连通,所述固定壳侧面设置若干气孔,所述固定壳与基座壳体之间设置滤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能够规避人们在吸气时产生的空隙,使人们吸入的空气完全经过过滤,减少细菌被吸入的概率,大大提高了对人们健康的防护力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主要涉及空气滤菌领域,具体是一种呼吸内科的无菌过滤装置。
背景技术
呼吸内科收治的病人多为患有呼吸道传染性疾病的患者,空气中充斥着带有细菌的飞沫、粉尘颗粒等物质。为了对往来病人和医护人员进行防护,我们通常会推荐病人佩戴口罩。但是根据长久以来的经验,口罩虽然能够起到一定的防护力度,但是在佩戴过程中我们依然发现口罩在防护时存在的漏洞。在带上口罩吸气时,往往会感觉到鼻梁附近会产生清凉感,这是口罩防护的一个薄弱区,空气会不经过口罩而直接在鼻梁附近的空隙被人们吸入体内,且人们在说话时,此处的间隙会变得更大,造成细菌被人们吸入体内,对人们的身体健康造成威胁。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呼吸内科的无菌过滤装置,它能够规避人们在吸气时产生的空隙,使人们吸入的空气完全经过过滤,减少细菌被吸入的概率,大大提高了对人们健康的防护力度。
本实用新型为实现上述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呼吸内科的无菌过滤装置,包括面罩,所述面罩为软质面罩,所述面罩两侧设置挂耳,所述面罩中部设置安装孔,所述安装孔上可拆卸固定连接基座壳体,所述基座壳体内侧设置两个与鼻孔相适应的鼻塞管,所述鼻塞管末端设置挡片,所述挡片为软质挡片,所述挡片将两个所述鼻塞管相连接,所述基座壳体外侧设置固定壳,所述鼻塞管与固定壳的内腔相连通,所述固定壳侧面设置若干气孔,所述固定壳与基座壳体可拆卸固定连接,所述固定壳与基座壳体之间设置滤芯。
一种呼吸内科的无菌过滤装置,还包括固定装置,所述挡片与固定装置通过线绳连接,所述固定装置用于将挡片固定在鼻子下方的一定范围内。
所述固定装置为胶贴或者鼻夹。
所述滤芯与基座壳体之间设置缓冲腔。
所述基座壳体外侧设置阶梯台,所述固定壳底部设置与阶梯台相对应的凸台,每层所述阶梯台与凸台之间均可设置一层滤芯。
所述固定壳与基座壳体螺纹连接,所述固定壳与基座壳体之间设置密封圈。
对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通过面罩和挂耳对鼻塞管进行定位和限位,鼻塞管是需要插入鼻孔一点的,在吸气时,由于挡片与鼻孔之间的空气流速快,会将挡片迅速压到鼻孔处进行遮挡,鼻塞管滑入鼻腔内,使吸气时的气流只能通过固定壳与基座壳体之间的滤芯过滤后进入人体。而在呼气时,气流会推动挡片远离鼻孔,使气流被呼出后通过面罩排出。本装置能够使人们吸入的空气完全经过过滤,减少细菌被吸入的概率,大大提高了对人们健康的防护力度。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附图2是本实用新型面罩结构示意图;
附图3是本实用新型基座壳体与固定壳爆炸结构示意图;
附图4是本实用新型基座壳体与固定壳爆炸结构主视图。
附图中所示标号:1、面罩;2、挂耳;3、安装孔;4、基座壳体;5、鼻塞管;6、挡片;7、固定壳;8、滤芯;9、固定装置;10、缓冲腔;11、阶梯台;12、凸台;13、密封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邱菊,未经邱菊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26766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