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呼吸科用人工呼吸器有效
申请号: | 201920264345.6 | 申请日: | 2019-03-02 |
公开(公告)号: | CN211096770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28 |
发明(设计)人: | 贾爱美;吴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贾爱美 |
主分类号: | A61M16/00 | 分类号: | A61M16/00;A61M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慧创科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721 | 代理人: | 王馨 |
地址: | 262516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呼吸 用人 呼吸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呼吸科用人工呼吸器,包括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上端面中部竖直贯穿设有固定筒,且固定筒与安装板固定连接,所述固定筒的下端为贯通结构,所述安装板下端面中部固定连接有固定座,所述固定座内插设有可拆卸的撑口器,所述固定筒侧壁上连接有进气管,所述进气管上端套接有可拆卸的吹气嘴,所述固定筒上连接有吸液机构。本实用新型可在进行人工呼吸之前,对积液进行吸出清理,避免在人工呼吸时出现异物堵塞呼吸道,且口部不直接接触,吹气嘴、撑口器均可拆卸,避免重复使用,造成交叉感染,更安全卫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呼吸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呼吸科用人工呼吸器。
背景技术
目前,在心内科急重患者当中,经常会出现一些由各种原因所致的严重呼吸障碍,对这类患者进行人工呼吸是一种很重要且最常用的抢救手段。然而,在需要做人工呼吸的患者中,有许多患者可能患有不同类型的传染性疾病,医护人员在为他们做口对口人工呼吸时面临着很大的风险,尤其是在心内科病房中这类病人会更多一些,因此,医护人员在为病人做人工呼吸时,工作会面临很大的困难:一方面基于心理因素,另一方面是基于不愿意和患者发生分泌物接触,恐怕交叉感染,在人工呼吸前需要借助额外的器械吸出咽喉处积液、痰液,操作较为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呼吸科用人工呼吸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呼吸科用人工呼吸器,包括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上端面中部竖直贯穿设有固定筒,且固定筒与安装板固定连接,所述固定筒的下端为贯通结构,所述安装板下端面中部固定连接有固定座,所述固定座内插设有可拆卸的撑口器,所述固定筒侧壁上连接有进气管,所述进气管上端套接有可拆卸的吹气嘴,所述固定筒上连接有吸液机构。
优选地,所述吸液机构包括竖直贯穿设置在固定筒上的吸液管,且吸液管与固定筒滑动连接,所述吸液管位于固定筒上方的侧壁上连接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下方侧壁上连接有漏管,所述漏管上可拆卸连接有储液罐,所述连接管上设有阀门,所述连接管远离吸液管的一端连接有膨胀气囊,所述膨胀气囊上设有吸气管与排气管,所述吸气管与连接管连通,所述吸气管与排气管上均设有单向阀。
优选地,所述漏管与储液罐螺纹连接。
优选地,所述安装板下端面上固定连接有密封垫圈,且密封垫圈位于固定座外侧。
优选地,所述安装板上端面上固定连接有对称设置的两个固定环。
优选地,所述安装板下端面上固定连接有对称设置的两个海绵垫。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使用撑口器将患者口部撑开,并使得安装板贴于患者面部,通过密封垫圈与患者面部贴合提高密封性,即可通过向吹气嘴吹气,并捏住患者鼻部,即可进行人工呼吸操作。
通过设置吸液机构,将在进行人工呼吸前,可将吸液管下探至患者咽喉处,即鼻通道与咽喉连通处,重复几次挤压、释放膨胀气囊,即可通过膨胀气囊恢复时产生负压,通过吸液管将咽喉处的积液、痰液吸出,且吸出的积液流动至漏管处时,即下漏至储液罐中进行存储,进而在进行人工呼吸之前,对积液进行吸出清理,避免在人工呼吸时出现异物堵塞呼吸道。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呼吸科用人工呼吸器的截面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呼吸科用人工呼吸器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1安装板、2固定筒、3吸液管、4固定环、5密封垫圈、6固定座、7撑口器、8海绵垫、9进气管、10吹气嘴、11连接管、12漏管、13阀门、14吸气管、15膨胀气囊、16排气管、17储液罐。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贾爱美,未经贾爱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26434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麻醉护理装置
- 下一篇:一种新型折叠收合四轮推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