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基于智能识别的通关机器人有效
申请号: | 201920260077.0 | 申请日: | 2019-03-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9706850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29 |
发明(设计)人: | 陈彩凤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宁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G01D21/02 | 分类号: | G01D21/02;G06K9/00 |
代理公司: | 11340 北京天奇智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李家恒<国际申请>=<国际公布>=<进入 |
地址: | 530008 广西***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重量检测装置 声波检测装置 激光测距装置 图像识别装置 核验 本实用新型 测距装置 组激光 控制器连接 竖直移动 智能识别 控制器 开箱 空箱 两组 机器人 检测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基于智能识别的通关机器人,包括控制器及与控制器连接的图像识别装置、激光测距装置、重量检测装置、X射线检测装置、声波检测装置,所述重量检测装置设置于图像识别装置和X射线检测装置之间,且图像识别装置位于重量检测装置前端外侧,X射线检测装置位于重量检测装置后端外侧,所述重量检测装置左侧设置有两组激光测距装置,且一组激光测距装置可水平移动,另一组激光测距装置可竖直移动,所述声波检测装置设置于重量检测装置左侧,且声波检测装置位于激光测距装置和重量检测装置之间。本实用新型利用声波检测装置先检测是否空箱再进行进一步核验,同时采用X射线扫描,减少人工开箱核验,有效提高核验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通关检测装置,特别是一种基于智能识别的通关机器人。
背景技术
在货物进出口海关申报,准备好通关用的单证是保证进出口货物顺利通关的基础,一般需要人工根据各种相关材料内容来手动完成,这中间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精力及时间,整个过程复杂且繁琐,而且非常容易出现错误,一旦发生错误。为此,可以利用图像识别技术扫描原始单证上的信息,并转换成文本格式,然后再填入报关单证模板中,形成带有信息的报关单,再打印出来盖章或签字确认,最后进行申报。再有,也可以直接通过电子档进行报关。如下:
公布号CN108363943A的中国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基于智能化识别技术的通关机器人,其包括:原始单证接收模块,负责接受原始报关单证的图片;智能单证生成模块,负责将原始报关单证图片中的内容转换为文本格式,并将识别出来的文本内容生成电子档报关单证;智能单证校验模块,负责进行数据校验;智能交互对接模块,负责将上述智能单证校验模块校验合格的电子档报关单证上传到海关监管系统并接收海关监管系统的反馈;应用文件智能识别,报关智能制单及EDI通信等技术,用以提高制作报关单证的效率及准确率。
现有图像识别技术可对文字及数字识别及转换,如此,可对单证进行智能识别、填写及打印,当然还可直接采用现有通讯技术进行相互交互对接报关,避免纸件申报时需现场申报且耗费纸张的弊端。在货物进出口,海关需对报关货物进行核验。
目前,大量的农副产品等同类货物一般采用箱体装置,而在箱体进出港时,需要人工开箱核验,费时费力,尤其是针对空箱也需要开箱核验,大大降低了核验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基于智能识别的通关机器人,可以先检测核验空箱。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基于智能识别的通关机器人,包括控制器及与控制器连接的图像识别装置、激光测距装置、重量检测装置、X射线检测装置、声波检测装置,重量检测装置设置于图像识别装置和X 射线检测装置之间,且图像识别装置位于重量检测装置前端外侧,X射线检测装置位于重量检测装置后端外侧,重量检测装置左侧设置有两组激光测距装置,且一组激光测距装置可水平移动,另一组激光测距装置可竖直移动,声波检测装置设置于重量检测装置左侧,且声波检测装置位于激光测距装置和重量检测装置之间,重量检测装置右侧设置有基准板,且基准板设置于重量检测装置上表面上。
进一步地,还包括供电电源,供电电源为控制器、图像识别装置、激光测距装置、重量检测装置、X射线检测装置和声波检测装置供电。
进一步地,控制器为计算机、服务器或PLC。
进一步地,声波检测装置包括激励仪及声波采集传感器,声波检测装置设置于一机械臂上,机械臂将声波检测装置移动至被测箱体侧面位置。
进一步地,X射线检测装置包括设置于重量检测装置两侧的发射端柱和接收端柱,发射端柱内设置有相连接的X射线源与发射端机柜,接收端柱内设置有阵列探测器,阵列探测器的面向位置与X射线源相对应。
进一步地,X射线源前端设置有准直及快门组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宁职业技术学院,未经南宁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26007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