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滴灌灌水器以及滴灌带有效
申请号: | 201920246502.0 | 申请日: | 2019-02-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9660107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22 |
发明(设计)人: | 王建东;杨彬;龚时宏;张彦群;莫彦;王海涛;龙晓旭;李巧灵;王传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01G25/02 | 分类号: | A01G25/02 |
代理公司: | 11646 北京超成律师事务所 | 代理人: | 栾波<国际申请>=<国际公布>=<进入国 |
地址: | 100000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弧形弯道 滴灌 滴灌灌水器 流道结构 连通 第二面 进水窗 蓄水槽 弧面 抗堵塞性能 滴灌设备 方向流动 弧面设置 间隔设置 两端延伸 同一边缘 同一方向 相对设置 出水口 滴灌带 进水口 凸起 延伸 申请 | ||
1.一种滴灌灌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滴灌灌水器包括滴灌主体,所述滴灌主体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面和第二面;
所述第一面开设有弧形弯道,所述弧形弯道的两端延伸至所述滴灌主体的同一边缘,所述弧形弯道由具有第一弧面的第一安装部和具有第二弧面的第二安装部间隔设置形成,所述第一弧面和所述第二弧面朝同一方向凸起,水流沿所述弧形弯道的弧延伸方向流动时,经过所述第一弧面的水流速度大于经过所述第二弧面的水流速度;
所述第二面开设有窗口槽、流道结构和蓄水槽,所述流道结构的进水口与所述窗口槽连通,所述流道结构的出水口与所述蓄水槽连通;
所述滴灌主体还开设有连通所述弧形弯道和所述窗口槽的进水窗,所述进水窗靠近所述第一弧面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滴灌灌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流道结构由多个流段组成,每个所述流段均呈齿状,所述流段包括沿水流方向依次连通的第一直线段、第二直线段以及第三直线段,所述第一直线段和所述第二直线段的轴线垂直设置,所述第三直线段与所述第二直线段的轴线成锐角,所述第一直线段和所述第二直线段的连接处为弧形过度结构,所述第二直线段和所述第三直线段的连接处为弧形过渡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滴灌灌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流道结构的齿高、齿底距、齿间距、底角弧长和底角半径之比为0.8~1:0.85~1.05:1.3~1.6:0.28~0.35:0.15~0.2,每个所述流段的齿底角β为115°~120°。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滴灌灌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流道结构由多条并列设置且依次连通的流道组成,每条所述流道包括相对设置的进水端和出水端,相邻设置的两条所述流道的进水端与出水端设置在所述流道结构的同一侧。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滴灌灌水器,其特征在于,相邻设置的两条所述流道通过圆弧段连接,所述进水端指向所述出水端的方向为预设方向,所述圆弧段沿所述预设方向凸出。
6.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滴灌灌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窗包括多个进水通道,所述多个进水通道沿所述第一弧面的边缘间隔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滴灌灌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弧面和所述第二弧面的圆弧半径相等或者所述第一弧面的圆心与所述第二弧面的圆心相同。
8.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滴灌灌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弯道的两端延伸至所述滴灌主体的第一边缘,所述第二安装部具有第二边缘,所述第二边缘与所述第一边缘设置在所述第一面的同一侧,所述第二边缘与所述第一边缘之间具有间隙以形成安装槽,所述安装槽用于与安装设备的卡接件配合以安装所述滴灌灌水器。
9.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滴灌灌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面开设有托顶孔,所述托顶孔为盲孔。
10.一种滴灌带,其特征在于,包括滴灌管和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滴灌灌水器,所述滴灌灌水器安装于所述滴灌管的内部,且所述第二面与所述滴灌管的内壁密封连接,所述滴灌管对应所述蓄水槽的位置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用于将所述蓄水槽内的水排向外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未经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246502.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