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直喷发动机喷油器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920241336.5 | 申请日: | 2019-02-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9743078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06 |
发明(设计)人: | 张子鹏;宣奇武;李振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阿尔特汽车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2M61/14 | 分类号: | F02M61/14;F02F1/24;F02F1/42;F02F1/4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76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缸盖 本实用新型 喷油器结构 直喷发动机 火花塞孔 喷油器孔 进气道 排气道 发动机 并排设置 倾斜设置 水套结构 热效率 侧壁 油耗 水路 燃烧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直喷发动机喷油器结构,属于发动机的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的直喷发动机喷油器结构,包括缸盖,缸盖上设置有并排的排气道和并排的进气道,在并排的排气道和进气道之间设置喷油器孔和火花塞孔,喷油器孔和火花塞孔沿缸盖前后端方向并排设置,并且喷油器孔和火花塞孔的轴线与缸盖的垂直方向分别向两侧倾斜设置,缸盖的侧壁上设置有水套结构。本实用新型的直喷发动机喷油器结构提高了燃烧的热效率,并且给水路布置提供了更大的空间,有利于提高发动机的功率和扭矩,同时也降低了油耗。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发动机的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直喷发动机喷油器结构。
背景技术
缸内直喷技术将燃油由喷嘴直接喷入缸内,与传统的进气道喷射技术相比,可以进一步提高汽油机热效率与降低汽油机排放。缸内直喷发动机在中、小负荷工况时采用分层燃烧模式,燃油浓度梯度呈现梯度分布,即在缸壁附近分布的大部分是空气,有效地防止了热量传递给缸体水套,提高了燃烧的热效率。对于缸内直喷技术,缸盖的结构以及喷油器的布置形式会对缸内直喷汽油发动机的燃烧性能产生明显影响,而现有的直喷发动机喷油器布置结构其动力性较差,还有进一步改进的空间。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直喷发动机喷油器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直喷发动机喷油器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缸盖,所述缸盖上设置有并排的排气道和并排的进气道,在所述并排的排气道和进气道之间设置喷油器孔和火花塞孔,所述喷油器孔和火花塞孔沿缸盖前后端方向并排设置,并且所述喷油器孔和火花塞孔的轴线与所述缸盖的垂直方向分别向两侧倾斜设置,所述缸盖的侧壁上设置有水套结构。
其中,喷油器孔的轴线与缸盖的垂直方向的倾角为β,火花塞孔的轴线与缸盖的垂直方向的倾角为а,所述倾角а为5°~15°,倾角β为5°~15°。
其中,倾角а为7.5°,倾角β为8°。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直喷发动机喷油器结构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直喷发动机喷油器结构提高了燃烧的热效率,并且给水路布置提供了更大的空间,有利于提高发动机的功率和扭矩,同时也降低了油耗。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直喷发动机喷油器结构的平面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直喷发动机喷油器结构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直喷发动机喷油器结构做进一步的阐述,以帮助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新型构思、技术方案有更完整、准确和深入的理解。
实施例1
如图1-2所示,本实施例的直喷发动机喷油器结构包括缸盖6,所述缸盖6上设置有并排的排气道2和并排的进气道4,在所述并排的排气道2和进气道4之间设置喷油器孔1和火花塞孔3,所述喷油器孔1和火花塞孔3沿缸盖前后端方向并排设置,并且所述喷油器孔1和火花塞孔3的轴线与所述缸盖6的垂直方向分别向两侧倾斜设置,所述缸盖6的侧壁上设置有水套结构5。如图所示,喷油器孔1的轴线与缸盖6的垂直方向的倾角为β,火花塞孔3的轴线与缸盖6的垂直方向的倾角为а,所述倾角а为5°~15°,倾角β为5°~15°,作为示例性地,倾角а为7.5°,倾角β为8°。
在本实施例中,喷油器布置在缸盖顶部,与火花塞并排布置,为了节约空间,可采用小型火花塞,同时喷油器与火花塞倾斜布置,使燃烧室上方空间变大,能够布置更多的水路。可以提高燃烧的热效率,并且给水路布置提供了更大的空间,有利于提高发动机的功率和扭矩,同时也降低了油耗,本实施例的积水方案已在1.5T机型中得到验证。
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具体实施例只是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示例性描述,显然本实用新型具体实现并不受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采用了本实用新型的方法构思和技术方案进行的各种非实质性的改进,或未经改进将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和技术方案直接应用于其它场合的,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阿尔特汽车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阿尔特汽车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24133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采用液化石油气为燃料的发动机
- 下一篇:引导式内燃机喷油器清洗检测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