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可定位γ源位置的可视化便携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0236787.X | 申请日: | 2019-02-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9858745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27 |
发明(设计)人: | 李小华;李俊杰;陈维;李世祯;何列;王健旭;张博洋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华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T1/208 | 分类号: | G01T1/208 |
代理公司: | 43101 衡阳市科航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刘政旺 |
地址: | 421001 湖***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荧光屏 外框架 握持机构 本实用新型 放射源 便携装置 携带方便 夜间操作 准确位置 边缘处 可定位 可视化 源位置 夹持 环绕 包围 | ||
可定位γ源位置的可视化便携装置,包括外框架、握持机构及荧光屏;外框架环绕并夹持在荧光屏的边缘处,从而将荧光屏包围在内;握持机构连接在外框架上。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成本低廉,操作简便,携带方便,使用者在夜间操作本装置即可肉眼观察确定γ放射源的准确位置,具有较强的实用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辐射应急设备或核辐射检测设备领域,特别是一种可定位γ源位置的可视化便携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密封γ源辐射事故的现场环境复杂,源活度大,射线能量高,无法通过肉眼识别γ射线的存在。虽有辐射监测仪表,但仅能通过检测剂量场的变化情况,确定γ源的粗略范围,无法对γ源位置进行准确定位,且操作复杂、资金投入大,不便于推广应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可定位γ源位置的可视化便携装置,它解决了现有的辐射监测仪表仅能通过检测剂量场的变化情况确定γ源的粗略范围,无法对γ源位置进行准确定位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可定位γ源位置的可视化便携装置,包括外框架、握持机构及荧光屏;外框架环绕并夹持在荧光屏的边缘处,从而将荧光屏包围在内;握持机构连接在外框架上。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荧光屏呈圆形,其厚度为2.0-5.0mm,其半径为150-250mm。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外框架包括与荧光屏形状相适应的外边框和设在外边框内的橡胶圈;所述荧光屏卡设在橡胶圈内。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握持机构包括握杆、转销A、耳座A、定位臂、转销B、耳座B、螺栓及螺母;握杆在一端通过转销A活动安装在耳座A上,定位臂上设有沿其长度方向延伸的条形通槽,定位臂在一端通过转销B活动安装在耳座B上,耳座A和耳座B分别固定安装在外边框的同一侧端面上;握杆和定位臂分别绕转销A和转销B转动,而形成不同的交叉角度,握杆与定位臂在交叉处通过螺栓和螺母锁紧固定。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握杆为伸缩杆,所述伸缩杆包括多个依次套接的节段和设在相邻节段之间的定位卡环,各节段的长度为1-1.45m。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成本低廉,操作简便,携带方便,使用者在夜间操作本装置即可肉眼观察确定γ放射源的准确位置,具有较强的实用性。
以下结合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可定位γ源位置的可视化便携装置,包括外框架1、荧光屏2及握持机构。
外框架1包括与荧光屏2形状相适应的外边框11和设在外边框11内的橡胶圈12。
荧光屏2呈圆形,其卡设在外框架1的橡胶圈12内。
握持机构包括握杆31、转销A32、耳座A33、定位臂34、转销B35、耳座B36、螺栓37及螺母38。握杆31在一端通过转销A32活动安装在耳座A33上,定位臂34上设有沿其长度方向延伸的条形通槽341,定位臂34在一端通过转销B35活动安装在耳座B36上,耳座A33和耳座B36分别固定安装在外边框11的同一侧端面上。握杆31和定位臂34分别绕转销A32和转销B35转动,而形成不同的交叉角度,握杆31与定位臂34在交叉处通过螺栓37和螺母38锁紧固定。
握杆31为伸缩杆,所述伸缩杆包括多个依次套接的节段,伸缩杆伸长时可增加操作工与放射源之间的距离,以减少操作工作受照剂量,收缩时便于携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华大学,未经南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23678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