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原油氧化放热特性测定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20236729.7 | 申请日: | 2019-02-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9911267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07 |
发明(设计)人: | 郑浩然;李秋;唐君实;关文龙;周久宁;易雷浩;牛加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25/32 | 分类号: | G01N25/32 |
代理公司: | 11127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王天尧;任默闻 |
地址: | 100007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注入端口 背压阀 反应物 减压阀 流量控制模块 本实用新型 测温热电偶 反应器模块 补偿模块 高压入口 热跟踪 装填 放热 反应容器表面 反应容器外壁 特性测定系统 原油 端口设置 高压气罐 开口处 排出 装入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原油氧化放热特性测定系统,包括:高压注入及流量控制模块,反应器模块,热跟踪补偿模块和反应物装填模块,其中,高压注入及流量控制模块包括高压气罐、高压入口减压阀和高压背压阀;反应器模块包括反应容器、产出端口和注入端口,产出端口设置在反应容器表面的开口处,通过管线与高压背压阀相连,产出端口用于将反应容器产出的气体排出至高压背压阀,注入端口设置在反应容器内部,通过管线与高压入口减压阀相连,在注入端口处设置第一测温热电偶,在反应容器外壁设置第二测温热电偶;热跟踪补偿模块用于向反应容器提供热量;反应物装填模块用于将反应物装入反应容器中。本实用新型能有效提高原油氧化放热测定结果的准确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稀油注空气和稠油火驱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原油氧化放热特性测定系统。
背景技术
近年来,油藏注空气驱油已经被证明是一种行之有效且极具潜力的提高原油采收率的技术。注空气技术能否有效实施,关键在于氧气是否能和地层原油充分发生氧化反应,因此,研究原油在空气中的氧化反应,对于指导油气田开发有很大意义。目前,测定原油氧化放热特性的系统中主要采用驱替装置测量原油发生氧化反应时的放热量,例如,高压注空气氧化热效应检测跟踪实验装置,主体为设置有补偿加热片和测温热电偶的长岩心驱替管,通过热温补偿实现绝热的实验条件。又如,高温高压绝热氧化实验系统,利用热跟踪补偿模块实现绝热实验条件,通过所需比例向实验容器注入反应所需原油和水、气体的样品,实现设定实验条件下的原油氧化反应。但是,采用这些装置进行测定时,氧气会将部分原油样品驱替出实验装置,导致氧气无法充分与全部原油样品发生氧化反应,造成原油氧化放热特定测定结果不准确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实施方式提供一种原油氧化放热特性测定系统,用以测量原油发生氧化反应时的放热量,测定原油氧化放热特性,避免原油样品被氧气驱替出实验装置,保证氧气充分与全部原油样品发生氧化反应,从而提高原油氧化放热测定结果的准确性,该系统包括:高压注入及流量控制模块,反应器模块,热跟踪补偿模块和反应物装填模块,其中,
所述高压注入及流量控制模块包括高压气罐、高压入口减压阀和高压背压阀,高压氧气从高压气罐中放出,通过管线经过高压入口减压阀,注入反应器模块中,从反应器模块产出的气体通过管线经过高压背压阀排出;
所述反应器模块,包括反应容器、产出端口和注入端口,产出端口设置在反应容器表面的开口处,通过管线与高压背压阀相连,产出端口用于将反应容器产出的气体排出至高压背压阀,注入端口设置在反应容器内部,通过管线与高压入口减压阀相连,在注入端口处设置第一测温热电偶,用于测量反应容器内部的温度,在反应容器外壁设置第二测温热电偶,用于测量反应容器外壁的温度;
所述热跟踪补偿模块,用于向反应容器提供热量;
所述反应物装填模块,用于将反应物装入反应容器中。
相对于现有技术中采用驱替装置测定原油氧化放热特性的方案而言,本申请实施方式通过设计反应器模块中产出端口和注入端口的位置,避免原油样品被氧气驱替出实验装置,保证氧气充分与全部原油样品发生氧化反应,从而提高原油氧化放热测定结果的准确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在附图中:
图1为本申请实施方式中原油氧化放热特性测定系统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实施方式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实施方式做进一步详细说明。在此,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但并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23672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防火涂料隔热效率测试炉
- 下一篇:原油活化能测定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