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原油活化能测定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0236716.X | 申请日: | 2019-02-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991126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07 |
发明(设计)人: | 郑浩然;李秋;唐君实;关文龙;周久宁;易雷浩;牛加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25/48 | 分类号: | G01N25/48 |
代理公司: | 11127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王天尧;任默闻 |
地址: | 100007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反应物 流量控制部件 本实用新型 补偿部件 质量测量 注入端口 装填部件 反应器 活化能 热跟踪 减压阀 测量反应容器 反应容器表面 原油 测定装置 端口设置 高压气罐 高压入口 质量变化 背压阀 开口处 装入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原油活化能测定装置,包括:反应器,高压注入及流量控制部件,热跟踪补偿部件和反应物装填部件,其中,反应器包括反应容器、反应物质量测量计、产出端口和注入端口,反应物质量测量计用于测量反应容器中反应物质量变化数据,产出端口设置在反应容器表面的开口处,通过管线与高压注入及流量控制部件相连,注入端口设置在反应容器内部,通过管线与高压注入及流量控制部件相连;高压注入及流量控制部件,包括高压气罐、高压入口减压阀和高压背压阀;热跟踪补偿部件用于在不同实验升温速率下向反应容器提供热量;反应物装填部件用于将反应物装入反应容器中。本实用新型能有效提高原油活化能测定结果的准确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稀油注空气和稠油火驱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原油活化能测定装置。
背景技术
火烧油层采油方法,通过注气井向地层连续注入空气并点燃油层,实现层内燃烧,从而将地层原油从注气井推向生产井的采油方法。近年来,火烧油层采油已经被证明是一种行之有效且极具潜力的提高原油采收率的技术。其中,原油活化能,即原油中分子从常态转化为容易发生化学反应的活跃状态所需的能量,是判断地下原油能否开展火烧油层实验的重要判断指标。
目前,测定原油活化能的装置中主要采用驱替装置测量原油发生氧化反应时的放热量,然后通过获得的热量计算原油活化能。例如,高压注空气氧化热效应检测跟踪实验装置,主体为设置有补偿加热片和测温热电偶的长岩心驱替管,通过热温补偿实现绝热的实验条件。又如,高温高压绝热氧化实验系统,利用热跟踪补偿模块实现绝热实验条件,通过所需比例向实验容器注入反应所需原油和水、气体的样品,实现设定实验条件下的原油氧化反应。但是,采用这些装置进行测定时,氧气会将部分原油样品驱替出实验装置,导致氧气无法充分与全部原油样品发生氧化反应,原油活化能测定结果不准确。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实施方式提供一种原油活化能测定装置,用以获得原油中分子从常态转化为容易发生化学反应的活跃状态所需的能量,避免原油样品被氧气驱替出实验装置,保证氧气充分与全部原油样品发生氧化反应,从而提高原油活化能测定结果的准确性,该装置包括:反应器,高压注入及流量控制部件,热跟踪补偿部件和反应物装填部件,其中,
所述反应器,包括反应容器、反应物质量测量计、产出端口和注入端口,产出端口设置在反应容器表面的开口处,通过管线与高压注入及流量控制部件相连,产出端口用于将反应容器产出的气体排出至高压注入及流量控制部件,注入端口设置在反应容器内部,通过管线与高压注入及流量控制部件相连,在注入端口处设置第一测温热电偶,用于测量反应容器内部的温度变化数据,在反应容器外壁设置第二测温热电偶,用于测量反应容器外壁的温度,反应物质量测量计用于测量反应容器中反应物质量变化数据;
所述高压注入及流量控制部件,包括高压气罐、高压入口减压阀和高压背压阀,高压氧气从高压气罐中放出,通过管线依次经过高压入口减压阀和反应器的注入端口,注入反应容器中,从反应容器产出的气体首先经过产出端口,然后通过管线经过高压背压阀排出;
所述热跟踪补偿部件,用于在不同实验升温速率下向反应容器提供热量;
所述反应物装填部件,用于将反应物装入反应容器中。
相对于现有技术中采用驱替装置测量原油发生氧化反应时的放热量,然后通过获得的热量计算原油活化能的方案而言,本申请实施方式通过设计反应器中产出端口和注入端口的位置,避免原油样品被氧气驱替出实验装置,保证氧气充分与全部原油样品发生氧化反应,从而提高原油活化能测定结果的准确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在附图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23671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原油氧化放热特性测定系统
- 下一篇:透射光斑红外热成像检测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