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大池体密封臭气收集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20223852.5 | 申请日: | 2019-02-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9491157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15 |
发明(设计)人: | 郑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利得环境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8B15/02 | 分类号: | B08B15/02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志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71 | 代理人: | 卢艳雪 |
地址: | 100000 北京市朝阳***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浮筒 浮筒组 密封臭气 收集系统 覆盖膜 大池 臭气 本实用新型 风管 大型污水处理 污水处理技术 侧壁连接 密封结构 密封空间 施工安装 构筑物 密闭 池体 拉索 体内 水面 投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大池体密封臭气收集系统,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该大池体密封臭气收集系统包括第一浮筒组、第二浮筒组、覆盖膜和臭气收集风管。第一浮筒组包括一个以上第一浮筒,第二浮筒组包括一个以上第二浮筒,第一浮筒的径向尺寸大于第二浮筒的径向尺寸;第一浮筒上设置有臭气收集风管;第一浮筒组和第二浮筒组通过第一拉索相互连接,并与池体的侧壁连接;浮筒上设置有覆盖膜,且覆盖膜与第二浮筒连接,使得覆盖膜与池体内的水面之间构成一个相对密闭的空间。本实用新型的大池体密封臭气收集系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大型污水处理构筑物密封结构复杂,施工安装难度大、投资高,密封空间大,及臭气量大等技术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大池体密封臭气收集系统。
背景技术
污水处理厂在处理污水的过程中会产生臭气,根据环境保护的要求,需要对产生的臭气进行收集并处理。因此污水处理厂各个构筑物池体的密封是污水处理厂除臭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密封效果的好坏直接决定了厂区除臭的效果;同时,密封空间的大小,直接决定了臭气量的大小,也就是除臭装置规模的大小,从而直接影响投资和运行费用;此外,密封材料本身的结构,也直接决定着除臭系统的投资。
目前,用于污水处理厂构筑物密封主要有两种方式,一种是玻璃钢弧形盖板;一种是反吊膜结构。
玻璃钢弧形盖板适用于中小型池体跨度。
反吊膜结构适用于大中小型跨度的池体。
随着池体跨度的增加,单位造价也会随之增加,而且由于架空高度增大,导致密封空间迅速增加,即臭气量迅速增加,呈现非线性增加。
而且对于超大型池体,现有的两种密封技术都存在结构复杂、施工难度大、系统造价高、臭气量大等问题。
尤其在一些工业废水处理厂内,往往会设置非常大的调节池和水解酸化池,而这两个池体又是除臭工程的重点。然而,往往由于这两个池体面积超大,导致现有的结构方式很难实施。
公开于该背景技术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加深对本实用新型的总体背景技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大池体密封臭气收集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大型污水处理构筑物除臭密封结构复杂,施工安装难度大、投资高,密封空间大,臭气量大的技术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大池体密封臭气收集系统,包括浮筒组件和覆盖膜,所述浮筒组件包括间隔设置的第一浮筒组和第二浮筒组;所述第一浮筒组包括一个以上第一浮筒,所述第二浮筒组包括一个以上第二浮筒,所述第一浮筒的径向尺寸大于所述第二浮筒的径向尺寸;所述第一浮筒上设置有臭气收集风管以排出臭气;所述第一浮筒组和所述第二浮筒组通过第一拉索相互连接,所述第一浮筒组和所述第二浮筒组均通过第一拉索用于与池体的侧壁连接;所述浮筒组件上设置有覆盖膜,且所述覆盖膜与所述第二浮筒连接,使得所述覆盖膜与池体内的水面之间构成一个相对密闭的空间。
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浮筒组通过定位组件与池体底部固定连接。
该技术方案的技术效果在于:除了浮筒与池体侧壁、浮筒间有拉索在水平方向上的固定,通过定位组件达到第一浮筒组在垂直方向上的固定的目的。水平和垂直方向的双重固定保证浮筒在水面上的位置更稳定。
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所述定位组件包括配重物以及连接所述配重物和所述第一浮筒组的牵引索。
该技术方案的技术效果在于:通过配重物对第一浮筒组在池体内的位置进行定位,定位稳定,且结构简单,便于配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利得环境科技(北京)有限公司,未经利得环境科技(北京)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22385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腻子生产线用除尘装置
- 下一篇:石墨件加热炉及其粉尘吸收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