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改进纳米管使用的曝气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0222605.3 | 申请日: | 2019-02-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9898000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07 |
发明(设计)人: | 汪玉祥;赵章定;袁家国;袁文儿;杨忠;钟文峰;陈家海;邢福师 | 申请(专利权)人: | 海南宝路水产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K63/04 | 分类号: | A01K63/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71222 海南省*** | 国省代码: | 海南;4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微孔 纳米增氧 纳米管 本实用新型 罗非鱼养殖 抖动机构 高压空气 偏心振动 曝气装置 叶片转动 进气管 粘合 抖动 粘附 叶片 粪便 饲料 改进 | ||
本实用新型涉及罗非鱼养殖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改进纳米管使用的曝气装置;所述微孔纳米增氧盘的底部粘合有抖动机构;通过高压空气从进气管进入,带动叶片转动,由于叶片只有一片,必然导致偏心振动,于是带动整个微孔纳米增氧盘抖动,粪便、饲料等就不容易粘附在微孔纳米管上。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罗非鱼养殖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改进纳米管使用的曝气装置。
背景技术
所谓的纳米曝气盘通常包括两个结构,一个是盘状支架,另一个是绑定在盘状支架上的纳米管,例如中国专利公开的微孔纳米增氧盘,专利号为200920045244.6。由于其形状类似于蚊香卷,故鱼池内的鱼粪便、饲料颗粒和残渣容易不断堆积在纳米管上,使其逐渐难以曝气(纳米管通过管壁上的微孔曝气)。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通过自身抖动降低鱼粪便、饲料颗粒和残渣堆积的曝气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改进纳米管使用的曝气装置,它包括微孔纳米增氧盘,其特征在于:所述微孔纳米增氧盘的底部粘合有抖动机构。
进一步地,所述抖动机构包括上盖和下盖,上盖和下盖的左部共同合拢形成用于插入微孔纳米增氧盘的微孔纳米管的出气气道,上盖和下盖的右部共同合拢形成用于插入进气管的进气气道,上盖和下盖的中部共同合拢形成一圆饼状腔体,圆饼状腔体分别连通进气气道和出气气道,圆饼状腔体的顶部固定有第一轴承,底部固定有第二轴承,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之间连接有转轴,转轴外周焊接有一叶片,叶片可以沿着转轴在圆饼状腔体内转动,所述上盖和下盖对应设置有多个螺孔(同一个螺孔上部分位于上盖,下部分位于下盖,且安装后上下部分连通对准),螺孔内拧入锁紧螺丝。
进一步地,所述上盖、下盖材质为塑料,所述叶片材质为不锈钢。
进一步地,所述微孔纳米增氧盘,由微孔纳米管、框架组成,微孔纳米管盘成盘香形,与内含辐射米字形外圈圆形的框架固定连接。可参考中国专利公开的微孔纳米增氧盘,专利号为200920045244.6。
进一步地,所述进气管材质为软管,便于拖动。
进一步地,所述微孔纳米管伸入出气气道中的部分,其外表面涂覆有强力胶,便于与出气气道固定以及密封,同理,所述进气管的外表面也涂覆有强力胶并与进气气道固定以及密封。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通过高压空气从进气管进入,带动叶片转动,由于叶片只有一片,必然导致偏心振动,于是带动整个微孔纳米增氧盘抖动,粪便、饲料等就不容易粘附在微孔纳米管上。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抖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微孔纳米增氧盘;2、微孔纳米管;3、抖动机构;4、进气管;301、上盖;302、下盖;303、出气气道;304、圆饼状腔体;305、进气气道;306、螺孔;307、第一轴承;308、转轴;309、第二轴承;310、叶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2所示,一种改进纳米管使用的曝气装置,它包括微孔纳米增氧盘1,其特征在于:所述微孔纳米增氧盘1的底部粘合有抖动机构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海南宝路水产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海南宝路水产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22260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增氧提水设备
- 下一篇:一种自动净化设备的加药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