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光电化学反应池及其辅助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0221983.X | 申请日: | 2019-02-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9656617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19 |
发明(设计)人: | 黄镜怡;周志新;刘松琴;米利;周钰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27/416 | 分类号: | G01N27/416;G01N21/64 |
代理公司: | 32249 南京瑞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蔡天敏<国际申请>=<国际公布>=<进入 |
地址: | 2100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挡板 辅助装置 工作电极 反应池 后置 底座 参比电极 顶盖 电解池 对电极 槽口 前置 工作电极表面 本实用新型 化学反应池 荧光光谱仪 垂直固定 黑色薄板 荧光光谱 激发光 光路 正对 采集 穿过 阻挡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光电化学反应池及其辅助装置,包括反应池和辅助装置,所述反应池包括电解池、工作电极、参比电极和对电极;所述电解池上设有顶盖,所述工作电极、参比电极和对电极都固定并穿过所述顶盖;所述辅助装置包括前置挡板、底座和后置挡板;所述前置挡板和所述后置挡板都垂直固定在所述底座上;所述底座上设有槽口;所述反应池固定在所述槽口内;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电极是“L”型的,所述工作电极表面正对荧光光谱仪采集光路;所述后置挡板为黑色薄板,用于阻挡荧光光谱仪的激发光透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致发光技术和电致化学发光技术,具体涉及一种光电化学池及其辅助装置,利用电化学工作站和荧光光谱仪联用进行电致化学发光信号的波长分辨和原位检测。
背景技术
由于电致化学发光(ECL)技术背景低、灵敏度高和所需仪器设备廉价等优点,电致化学发光技术吸引了科研人员极大的关注,被广泛的应用到生物分析检测和光发射器件等领域。近年来,一系列的半导体纳米晶被开发成为电致化学发光试剂。例如,硅、锗、量子点以及二氧化硅的电致化学发光行为已经被报道。虽然在这些体系中观察到了电致化学发光行为,但是由于当前的电致化学发光检测仪不具备波长分辨的能力,难以检测到样品的电致化学发光波长,不利于电致化学发光材料光学行为研究及其应用。
当前的荧光光谱技术已经很成熟,但是单独的荧光光谱技术已经不能满足大家的需求,将荧光光谱技术与其它技术联用不仅能够实现技术上的突破,并且拓展荧光光谱技术的研究领域,极大的提高了荧光光谱技术的实用性。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提供的一种光电反应化学池及其辅助装置,包括反应池和辅助装置,所述反应池包括电解池、工作电极、参比电极和对电极;所述电解池上设有顶盖,所述工作电极、参比电极和对电极都固定并穿过所述顶盖;所述辅助装置包括前置挡板、底座和后置挡板;所述前置挡板和所述后置挡板都垂直固定在所述底座上;所述底座上设有槽口;所述反应池固定在所述槽口内;所述工作电极是“L”型的,所述工作电极表面正对荧光光谱仪采集光路;所述后置挡板为黑色薄板。
更进一步的,所述前置挡板上设有工作电极接线口、参比电极接线口、对电极接线口、蠕动泵管进口和蠕动泵管出口;所述工作电极与所述工作电极接线口、所述参比电极与所述参比电极接线口、所述对电极与所述对电极接线口与通过导线连接;所述蠕动泵进口与所述蠕动泵进入口、所述蠕动泵出口与所述蠕动泵接出口都通过软管连接。
更进一步的,所述反应池的长度为4~8cm,宽为4~8cm,高为4~8cm;所述反应池是石英材质的。
更进一步的,所述后置挡板高度为10~12cm,宽为12~16cm,厚度为1~3cm。
更进一步的,所述底座长度为14~18cm,宽度为12~16cm,厚度为0.7~0.9cm。
更进一步的,所述辅助装置是不透明钢铁材质制成的。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光电化学反应池及其辅助装置,取得以下技术效果:
(1)所述工作电极是“L”型的,所述工作电极表面正对荧光光谱仪采集光路,便于对准光路,同时便于调整高度,保证产生的荧光正对着荧光光源收集器的中心。
(2)所述后置挡板为黑色薄板,能够屏蔽荧光光谱仪测量时的激发光,保证测量的准确性。
(3)采用本装置能在电化学实验的同时,用普通荧光光谱仪直接测定电致化学发光光谱,从而得到电致化学发光强度和谱学特征双重反应信息,实现电化学仪和荧光光谱仪的联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反应池及其辅助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提供提供的装置测量得到的光谱。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南大学,未经东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22198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