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置于管道内部的发电装置及管道检测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920209837.5 | 申请日: | 2019-02-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9510522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18 |
发明(设计)人: | 肖兴江 | 申请(专利权)人: | 肖兴江 |
主分类号: | F03D9/11 | 分类号: | F03D9/11;F03D1/04;F03D1/06;F03D13/20;G01D2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胡彬 |
地址: | 065000 河北省廊坊市广***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管道检测 发电装置 整流罩 本实用新型 管道内部 流动介质 风轮 拦截 管道内介质 长输管道 储能模块 等长距离 电源连接 发电效率 管道内壁 管道外部 检测装置 流体介质 设备需要 运输管道 支撑机构 驱动 大通道 风轮排 小通道 发电机 转动 电缆 天然气 配置 石油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置于管道内部的发电装置及管道检测设备,属于长输管道检测装置技术领域。该发电装置包括第一支撑机构、能被管道内的流体介质驱动的风轮、整流罩、发电机及储能模块,整流罩边缘能与管道内壁接触,所述整流罩配置为能将所述管道内介质拦截,使所述介质通过所述风轮排出。管道检测设备包括上述发电装置。本实用新型通过整流罩拦截使得流动介质由大通道逐渐进入小通道,进一步使得流动介质的流速提高,驱动风轮的转动速度也进一步提高,从而提高了发电装置的发电效率。管道检测设备解决了管道检测设备需要依赖于电缆与管道外部的电源连接,无法用于管道检测设备无法用于石油、天然气等长距离运输管道中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长输管道检测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置于管道内部的发电装置及管道检测设备。
背景技术
管道作为天然气、石油等介质的长距离输送设施,铺设于世界各地的陆地、海洋等各种环境之中。大部分油气管道是埋地管道,由于受到地震、地层的移动、地壳变迁、热输变形、第三方施工破坏等内力和外力的影响,经常会使管道产生不同程度的变形,比如管道凹陷、椭圆变形、管道弯曲或者下沉等问题。这些变形会使输油阻力增大,导致油气传输率下降,为保持正常输油量,将会增加输油过程的能耗;同时变形也会造成管道强度降低,管形发生变化,形成安全隐患。如果不能及时发现检修的话可能导致管道破裂,造成停产,从而造成难以弥补的经济损失。为了能够保证输油输气管道的正常传输,就需要对输油输气管道进行变形监测,这就需要设计一种适用于输油输气管道检测的管道检测设备。
目前,用于输油输气管道的检测设备通常是采用皮碗作为驱动部件,皮碗将管道分成前后两个相互隔绝的腔体,利用管道输送介质在皮碗前后产生的压差推动检测设备在管道中运行,但是当管道内用于输送气体时,极易出现皮碗前后压差不稳定,从而使得检测设备的速度不稳定,并且速度不可控,进而影响了检测数据的质量。
现有的部分管道检测设备通过将移动装置与检测装置连接在一起,并通过线缆与管道外的电源连接,以获得能够驱动移动装置在管道内移动的动力,同时获取能使检测装置正常工作的电能,此种管道检测设备由于需要背负电缆一起运动,其仅仅应用于市政管道内,一般检测距离不超过2公里,而根据相关标准以及经济性考量,一般长输管线的站间距原则上不低于30公里,该管道检测设备无法用于石油、天然气等长距离运输管道。
为此,亟需提供一种置于管道内部的发电装置及管道检测设备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置于管道内部的发电装置,能为管道检测设备提供电能,解决管道检测设备需要依赖于电缆与管道外部的电源连接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管道检测设备,能用于石油、天然气等长距离运输管道,且运行平稳,速度可控,检测数据质量高。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置于管道内部的发电装置,包括:
第一支撑机构,其能置于所述管道内;
风轮,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撑机构的一端,且所述风轮能被管道内的流体介质驱动后转动;
整流罩,其边缘能与所述管道内壁接触,所述整流罩配置为能将所述管道内所述介质拦截,使所述介质通过所述风轮排出;
发电机,其与所述风轮传动连接;
储能模块,用于储存所述发电机产生的电能。
作为可选地,所述整流罩包括沿所述第一支撑机构的轴线设置的大端和小端,所述大端边缘能与所述管道内壁接触,所述小端能与所述风轮外边缘接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肖兴江,未经肖兴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20983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