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管状间隔式阻尼层防撞柱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920206539.0 | 申请日: | 2019-02-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9798623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17 |
发明(设计)人: | 刘世忠;张文军;郝建南;王鹏锦;贾志绚;刘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太原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E01F15/14 | 分类号: | E01F15/14 |
代理公司: | 14109 太原高欣科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冷锦超;吴立 |
地址: | 030024 山***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阻尼层 防撞柱 过渡层 本实用新型 防护领域 管状间隔 城市交通 护罩 柱体 抗冲击能力 缓冲效果 混凝土层 维护方便 橡胶阻尼 依次设置 间隔式 卡扣 钢管 应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管状间隔式阻尼层防撞柱结构,属于城市交通防护领域;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抗冲击能力强,缓冲效果好,结构合理,维护方便的防撞柱;解决该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管状间隔式阻尼层防撞柱结构,包括柱体,柱体由内而外依次设置有混凝土层、钢管、过渡层、阻尼层、护罩,阻尼层为间隔式橡胶阻尼层,阻尼层一端与过渡层相连,另一端与护罩相连,阻尼层与过渡层之间通过卡扣的方式相连;本实用新型可广泛应用于城市交通防护领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一种管状间隔式阻尼层防撞柱结构,属于城市交通防护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近几年来,随着中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显著提升,汽车的保有量在迅速的增加,导致交通事故发生较多,随着汽车制造技术的发展与城市道路状况的改善,车辆的质量、动力、运行速度等的不断提高,车辆发生碰撞时的撞击力也显著增大,如果发生交通事故对车辆和行人等会造成严重的损害,城市交通防护栏作为机动车与行人的隔离界限以及保护车辆的一种交通设施,对确保车辆与行人安全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目前常见的城市交通防护栏主要是以钢制防护栏或塑料防护栏为主,在日常使用过程中存在安全防护等级低,整体维护成本高、抗冲击能力弱、缓冲效果较差等现状,且受到车辆撞击后容易出现折弯,对车辆与行人造成二次伤害,使用安全性差,可靠度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克服了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抗冲击能力强,缓冲效果好,结构合理,维护方便的防撞柱。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管状间隔式阻尼层防撞柱结构,包括柱体,柱体由内而外依次设置有混凝土层、钢管、过渡层、阻尼层、护罩,阻尼层为间隔式橡胶阻尼层,阻尼层一端与过渡层相连,另一端与护罩相连,阻尼层与过渡层之间通过卡扣的方式相连。
所述的混凝土层为钢纤维混凝土层,混凝土强度为CF30-CF35。
所述的钢管为圆柱形无缝钢管。
所述的过渡层为聚乙烯材料,所述的过渡层厚度为2~4cm。
所述的阻尼层厚度为过渡层厚度的2~3倍。
所述的护罩为不锈钢护罩,所述的护罩外侧涂覆有反光道路警示图案。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结构合理,制作方便,通过过渡层、间隔式阻尼层、不锈钢护罩等结构层的合理布置,将间隔式阻尼层的减振能力大幅提高。过渡层增大了间隔式阻尼层与钢管之间的距离,可以进一步的放大间隔式阻尼层的剪切变形,从而在发生撞击时可以消耗更多的撞击能量,使得整个结构耗能能力增强。不锈钢护罩通过对间隔式橡胶阻尼层变形的阻碍,使得间隔式阻尼层内部产生剪切应变与剪切应力,从而进一步增大间隔式阻尼层的耗能能力。在最外层的不锈钢护罩,可以有效的保护内部的结构层,提高结构的耐久性,内层为混凝土层与钢管组成承载骨架,可以有效的防止防撞柱在被撞击后变形,不会对行人造成二次伤害。阻尼层与过渡层之间通过卡扣的方式相连,连接可靠,拆装维修方便。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俯视图。
图中1为混凝土层、2为钢管、3为过渡层、4为阻尼层、5为护罩。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太原科技大学,未经太原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20653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建筑经济的可重复使用护栏
- 下一篇:组合式防撞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