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子传感器有效
申请号: | 201920204837.6 | 申请日: | 2019-02-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9416373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20 |
发明(设计)人: | 朱春木;叶宝龙;郑旭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三昕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D11/24 | 分类号: | G01D11/24;G01D11/2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4031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传感器主体 壳体 透镜 本实用新型 限位环 嵌设 封闭 电子传感器 卡接组件 驱动件 上表面 底座 接球 传感器技术领域 工作效率 开口朝上 壳体外壁 下表面 限位杆 传感器 侧壁 拆装 潮气 抵紧 外壁 位杆 抵触 驱动 贯穿 保证 | ||
本实用新型涉传感器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电子传感器,本实用新型包括传感器主体,还包括底座、壳体和封闭透镜,壳体的开口朝上,传感器主体的侧壁上安装有若干限位环,底座的上表面固定有限位杆,封闭透镜的下表面固定有限位筒和嵌设筒,壳体上设有卡接组件,卡接组件包括若干开设在壳体外壁上的贯穿槽、卡接球和驱动件。当封闭透镜封闭于壳体时,驱动件将驱动所有卡接球同时抵紧于嵌设筒的外壁,使得壳体外的潮气和灰尘不易与传感器主体接触,同时传感器主体上的限位环套设在限位杆外,嵌设筒将抵触于限位环的上表面,保证了传感器主体在使用过程中的稳定性。本实用新型便于对传感器进行拆装从而提高了工作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传感器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电子传感器。
背景技术
激光传感器是利用激光技术进行测量的传感器。它由激光器、激光检测器和测量电路组成,激光传感器是新型测量仪表,它的优点是能通过自身所发出的光束实现无接触远距离测量,速度快,精度高,量程大,抗光、电干扰能力强等。
但是,当激光传感器长时间暴露在外时,激光传感器容易受潮,极易失效或受损,降低了激光传感器的使用寿命,增加了测量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子传感器,有效地对传感器主体进行了保护从而提高了传感器主体的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电子传感器,包括传感器主体,还包括底座、与底座一体成型且呈圆柱状的壳体和封闭于壳体的封闭透镜,所述壳体的开口朝上,所述传感器主体的侧壁上安装有若干限位环,所述底座的上表面固定有嵌设在限位环内的限位杆,所述封闭透镜的下表面固定有滑动套设在限位杆外的限位筒和滑动嵌设在壳体内的嵌设筒,所述限位筒的下端抵触于限位环的上表面,所述壳体上设有卡接组件,所述卡接组件包括若干开设在壳体外壁上的贯穿槽、滑动嵌设在贯穿槽内的卡接球和驱动所有卡接球抵紧于嵌设筒外壁的驱动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封闭透镜封闭于壳体时,嵌设筒将嵌设到壳体内,嵌设筒的外壁将抵触于壳体的内壁,驱动件将驱动所有卡接球同时抵紧于嵌设筒的外壁,封闭透镜将被卡接固定在壳体上,使得壳体外的潮气和灰尘不易与传感器主体接触,有效地提高了传感器主体的使用寿命,同时传感器主体上的限位环套设在限位杆外,嵌设筒将套设在限位杆外且抵触于限位环的上表面,使得传感器主体被抵紧固定在底座上,保证了传感器主体在使用过程中的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限位杆外固定套设有限位弹性环,所述限位弹性环的下表面抵紧于限位环的上表面,所述限位筒的内壁上开设有供限位弹性环嵌设的限位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限位弹性环的下表面抵紧于限位环的上表面,使得传感器主体不易发生晃动,同时限位弹性环嵌设在限位筒的限位槽内,实现了对限位筒的卡接固定,使得限位筒的下表面抵紧于限位环的上表面,进一步提高了对传感器主体的固定效果。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驱动件包括套设在壳体外的驱动环,所述驱动环的内壁抵触于所有卡接球的表面,所述驱动环的内壁上开设有内螺纹,所述壳体的外壁上开设有配合于内螺纹的外螺纹。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旋转驱动环时,驱动环将沿着壳体的轴向运动,驱动环的内壁将抵触于所有卡接球的表面并驱动卡接球抵紧于嵌设筒的外壁,使得封闭透镜被卡接固定在壳体上。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封闭透镜的直径大于壳体的外径,所述驱动环位于封闭透镜与卡接球之间。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旋转驱动环使得驱动环的内壁脱离于卡接球表面时,继续旋转驱动环使得驱动环上升,驱动环的上表面将抵触于封闭透镜的下表面并推动封闭透镜上升,封闭透镜将脱离于壳体从而便于对壳体内的传感器主体进行维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三昕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浙江三昕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20483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