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荔枝采后集保鲜与包装一体化智能化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920198730.5 | 申请日: | 2019-02-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9480080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11 |
发明(设计)人: | 谢永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捷讯产业互联网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B25/04 | 分类号: | B65B25/04;B65B63/08;B65B1/32;B65B37/00;A23B7/04 |
代理公司: | 成都顶峰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4 | 代理人: | 左正超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运输装置 称重装置 预冷处理 荔枝 包装装置 数控装置 本实用新型 智能化设备 电连接 保鲜 保鲜效果 处理设备 工作效率 荔枝果皮 人工成本 外部电源 一体化 温差 预冷 分段 标准化 自动化 全程 节约 伤害 保证 | ||
本实用新型属于荔枝处理设备领域,公开了一种荔枝采后集保鲜与包装一体化智能化设备,包括第一运输装置、预冷处理装置、第二运输装置、称重装置、包装装置、数控装置,数控装置与外部电源电连接,第一运输装置、预冷处理装置、称重装置和包装装置均与数控装置电连接,第一运输装置、第二运输装置位于预冷处理装置的一侧,所述称重装置位于第二运输装置远离预冷处理装置的一端,包装装置位于称重装置远离第二运输装置的一端。本实用新型实现了分段温差降温,不容易伤害荔枝果皮,保证了荔枝的保鲜效果,实现了温度和预冷时间标准化,同时在全程中实现自动化,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节约了人工成本。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荔枝处理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荔枝采后集保鲜与包装一体化智能化设备。
背景技术
荔枝属亚热带常绿无患子科植物,它的营养丰富,味美香甜,从古至今深受人们赞美和喜爱。荔枝原产于我国,我国的荔枝栽培面积、品种、产量均居世界首位,主要集中于两广地区,年产量200多万吨。但是荔枝不耐贮藏,素有“一日色变,二日香变,三日而味变,四五日色香味尽去”之说。荔枝成熟期一般在五月中旬到八月上旬,正值夏季高温天气,采摘后的荔枝代谢旺盛,病菌侵染发展迅速,导致荔枝果实失水严重,品质下降快,极易腐烂变质,难以长途运输和长期贮存,据统计,每年因腐烂变质而造成的损失约占荔枝总产量的25%以上,严重影响果实的商品价值与果农的经济利益,损失巨大。因此,荔枝保鲜成为目前研究的重要课题,加强荔枝防腐防褐保鲜工作,对于保障市场供给、增加果农收入以及出口都有重要意义。
荔枝的保鲜技术主要有常温短期保鲜和零上低温中期保鲜两大类。常温短期保鲜主要是指化学药剂防腐保鲜,此外还有涂膜保鲜和生物保鲜液保鲜、硫处理保鲜法、臭氧保鲜、热处理保鲜技术等,但这些保鲜技术存在不同程度的毒性残留问题及保鲜时间较短的问题。其中低温贮藏是果产品保鲜的有效方法,低温能有效地抑制多酚氧化酶活性和微生物的活动,降低果实呼吸强度和乙烯释放量,保持果实品质,因此,低温保鲜是荔枝保鲜中应用最多的保鲜方法,而预冷处理,对保持荔枝果实保鲜效果起着重要的作用。
目前,对荔枝采摘后保鲜预冷技术主要是利用冰池低温浸泡荔枝,在一修建好的水池铺上防水布后,放置冰块与水,然后将采摘后的荔枝浸泡在冰水池中,利用一级温差来给荔枝快速降温,经过一定时间后,再取出装入泡沫箱中。这样没有进行分段温差降温,容易伤害荔枝果皮不利于保鲜,且冰水的温度难以控制,易造成荔枝果实交互感染,无法保证荔枝保鲜效果和无法实现标准化,同时人工操作造成的人工成本高,且在对荔枝预冷处理后,利用人工进行称重包装,效率十分低。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荔枝采后集保鲜及包装一体化智能化设备。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荔枝采后集保鲜与包装一体化智能化设备,包括第一运输装置、预冷处理装置、第二运输装置、称重装置、包装装置和数控装置,所述数控装置与外部电源电连接,所述第一运输装置、预冷处理装置、称重装置以及包装装置均与数控装置电连接,所述第一运输装置位于预冷处理装置的一侧,所述第二运输装置位于预冷处理装置的另一侧,第一运输装置和第二运输装置之间的夹角角度为1°~179°,所述称重装置位于第二运输装置远离预冷处理装置的一端且与第二运输装置平行,所述称重装置包括第三运输装置、压力传感器、第一控制器和第二控制器,压力传感器安装在第三运输装置上,第一控制器和第二控制器固定连接在第三运输装置的一侧,数控装置分别与第一控制器和第二控制器电连接,压力传感器分别与第一控制器和第二控制器电连接,第一控制器与第二运输装置电连接,第二控制器与第三运输装置电连接,包装装置垂直连接于称重装置远离第二运输装置的一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捷讯产业互联网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捷讯产业互联网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19873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农产品夹持装置和农产品包装机
- 下一篇:面食自动化包装生产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