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立式手刹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0197005.6 | 申请日: | 2019-02-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9600728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08 |
发明(设计)人: | 林茂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百润机电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L3/02 | 分类号: | B62L3/02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政联科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89 | 代理人: | 何浩 |
地址: | 402260 重庆市巴***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安装端 手刹装置 刹车线 转轴 啮合 本实用新型 棘齿啮合 刹车线轮 转动连接 弹性件 锁止件 棘爪 壳体 中心线共线 正前方 固定部 啮合端 手柄端 手握端 圆弧面 驾驶室 棘齿 绕过 三轮车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立式手刹装置,包括:壳体,其具有安装端和手柄端;锁止件,其一端通过第一转轴与安装端转动连接,另一端具有圆弧面,圆弧面的中心线与第一转轴的中心线共线,圆弧面上设有棘齿,锁止件的一端还设有固定部;刹车线轮,其设置在安装端,刹车线轮用于与刹车线连接或供刹车线绕过以对刹车线进行导向;棘爪,其一端为啮合端,另一端为手握端,啮合端的一端与棘齿啮合,另一端通过第二转轴与安装端转动连接;以及弹性件,其两端分别与壳体和棘爪连接,弹性件具有使啮合端的一端与棘齿啮合的趋势。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立式手刹装置,可以安装在驾驶室的正前方,从而满足现有特殊功能三轮车的需要。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手刹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立式手刹装置。
背景技术
现目前的三轮车,通常的手刹都是置于驾驶室的右手自然垂下位置,以便于操作人员对其进行操作。然而对于一些特殊功能的三轮车,驾驶室的右手自然垂下位置被其他功能结构占据,我们需要将手刹安装在驾驶室的正前方,手刹的结构均需要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改进,以满足现有特殊功能三轮车的需要。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立式手刹装置,使其可以安装在驾驶室的正前方,以满足现有特殊功能三轮车的需要。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立式手刹装置,包括:壳体,其具有安装端和手柄端;锁止件,其一端通过第一转轴与所述安装端转动连接,另一端具有圆弧面,所述圆弧面的中心线与所述第一转轴的中心线共线,所述圆弧面上设有棘齿,所述锁止件的所述一端还设有固定部;刹车线轮,其设置在所述安装端,所述刹车线轮用于与刹车线连接或供刹车线绕过以对刹车线进行导向;棘爪,其一端为啮合端,另一端为手握端,所述啮合端的一端与所述棘齿啮合,另一端通过第二转轴与所述安装端转动连接;以及弹性件,其两端分别与所述壳体和所述棘爪连接,所述弹性件具有使所述啮合端的所述一端与所述棘齿啮合的趋势。
进一步地,所述刹车线轮通过第三转轴与所述壳体转动连接,所述刹车线轮用于供刹车线绕过以对刹车线进行导向。
进一步地,所述弹性件为弹簧。
进一步地,所述弹簧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壳体的中部和所述棘爪的中部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部为固定孔。
进一步地,所述棘齿设置在所述锁止件的所述另一端的外圆弧面上。
进一步地,所述锁止件的所述另一端的端部具有挡齿,所述挡齿用于防止所述棘爪从所述锁止件的所述另一端的端部脱离。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立式手刹装置,可以安装在驾驶室的正前方,从而满足现有特殊功能三轮车的需要。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壳体、11-安装端、12-手柄端、2-锁止件、21-固定孔、22-外圆弧面、23-棘齿、24-挡齿、3-第一转轴、4-刹车线轮、5-棘爪、51-啮合端、52-手握端、6-第二转轴、7-弹簧、8-第三转轴。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固定”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百润机电有限公司,未经重庆百润机电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19700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