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压力钢管预留灌浆孔在灌浆施工时的保护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0187600.1 | 申请日: | 2019-02-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9585014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05 |
发明(设计)人: | 高波;洪敏浩;曹弌;魏巍;张兵;王芮瑾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水利水电第三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3/12 | 分类号: | E02D3/12 |
代理公司: | 北京万贝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520 | 代理人: | 马斌 |
地址: | 710024 陕西***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套管本体 压力钢管 灌浆孔 连接管 预留 保护装置 保护套管 灌浆施工 保护装置结构 螺纹传动配合 本实用新型 浆液压力 有效实现 钻孔通道 内螺纹 外螺纹 灌浆 钻头 孔壁 伸入 丝扣 外壁 圆管 钻杆 钻机 保证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压力钢管预留灌浆孔在灌浆施工时的保护装置,包括用于与压力钢管预留灌浆孔相连接的保护套管,所述保护套管包括套管本体和设置在套管本体一端的连接管,所述套管本体和连接管均为圆管,所述套管本体的外径大于所述连接管的外径,所述连接管的外壁上开设有用于与所述压力钢管预留灌浆孔孔壁的内螺纹构成螺纹传动配合的外螺纹,所述连接管的内部和所述套管本体的内部相连通以构成供手风钻机的钻头及钻杆伸入的钻孔通道。该保护装置结构简单,能够有效实现对压力钢管预留灌浆孔丝扣的保护作用,能够在灌浆时保证浆液的循环并起到了使浆液压力控制在稳定状态的作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利用压力钢管预留灌浆孔对围岩进行固结灌浆的灌浆施工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压力钢管预留灌浆孔在灌浆施工时的保护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抽水蓄能电站装机容量的增加、管道的增加、水头的提高,对输水系统中的围岩及压力钢管承受内水压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为提高输水系统承受内水的能力,需对输水系统中压力钢管的周边围岩进行固结及回填灌浆处理。
压力钢管道在设计、制作时就预留有灌浆孔,灌浆孔的孔内车有丝扣并由钢制丝堵进行封堵保护。
围岩的固结灌浆需通过预留的灌浆孔,进行钻孔和灌浆。在灌浆施工中采用手风钻机钻孔。如不对孔口进行保护,就会对钢管预留孔丝扣造成损伤,影响后期丝堵拧入,对钢管整体承压能力造成严重影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压力钢管预留灌浆孔在灌浆施工时的保护装置。该保护装置结构简单,能够有效实现对压力钢管预留灌浆孔丝扣的保护作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压力钢管预留灌浆孔在灌浆施工时的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与压力钢管预留灌浆孔相连接的保护套管,所述保护套管包括套管本体和设置在套管本体一端的连接管,所述套管本体和连接管均为圆管,所述套管本体的外径大于所述连接管的外径,所述连接管的外壁上开设有用于与所述压力钢管预留灌浆孔孔壁的内螺纹构成螺纹传动配合的外螺纹,所述连接管的内部和所述套管本体的内部相连通以构成供手风钻机的钻头及钻杆伸入的钻孔通道。
上述的压力钢管预留灌浆孔在灌浆施工时的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管本体远离所述连接管的一端安装有用于与灌浆管相连接的转接装置。
上述的压力钢管预留灌浆孔在灌浆施工时的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接装置包括转接管和快接装置,所述快接装置包括安装在所述转接管一端的第一快接板和活动安装在所述灌浆管上的第二快接板,所述第一快接板和第二快接板上均开设有圆孔,所述第一快接板的圆孔孔壁与所述转接管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快接板的圆孔孔壁与所述灌浆管外壁呈滑动配合,所述第一快接板和第二快接板通过定位螺栓相连接,所述转接管的另一端设置有用于与套管本体构成螺纹连接的接头,所述转接管的内部和所述接头的内部相连通以构成灌浆通道。
上述的压力钢管预留灌浆孔在灌浆施工时的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灌浆管上设置有用于防止第二快接板脱落的挡板。
上述的压力钢管预留灌浆孔在灌浆施工时的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快接板和所述第二快接板之间设置有用于防止浆液从灌浆管与灌浆通道内壁之间流出的密封圈;所述套管本体上设置有用于将所述灌浆管和所述钻孔通道内壁之间的浆液导出的导管。
上述的压力钢管预留灌浆孔在灌浆施工时的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管上设置有流量控制阀。
上述的压力钢管预留灌浆孔在灌浆施工时的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管本体上设置有用于对所述灌浆管和所述钻孔通道内壁之间的浆液压力进行监控的压力表。
上述的压力钢管预留灌浆孔在灌浆施工时的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快接板的圆孔孔壁上设置有用于与所述密封圈相适配的圆形安装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水利水电第三工程局有限公司,未经中国水利水电第三工程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18760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软地基处理快速排水管网结构
- 下一篇:一种沉管取土现浇矩形支护柱地连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