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红外加热横管式连续制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0182313.1 | 申请日: | 2019-02-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9602858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08 |
发明(设计)人: | 徐明;邢立艳 | 申请(专利权)人: | 秾源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21D1/02 | 分类号: | D21D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沁优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684 | 代理人: | 陈李青 |
地址: | 100000 北京市西城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螺旋喂料器 中心转轴 壳体 制浆 红外加热 连续制浆 横管 远红外电磁波 本实用新型 红外电磁波 红外加热层 单独加热 高热蒸汽 强烈振动 小分子水 一端连接 出料口 进料口 螺旋叶 涂料层 中心轴 重合 加热 电机 发射 进程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红外加热横管式连续制浆装置,包括壳体和螺旋喂料器,所述壳体设置有进料口和出料口,所述螺旋喂料器与所述壳体的中心轴重合,所述螺旋喂料器包括中心转轴,所述中心转轴一端连接电机,所述中心转轴上设置有螺旋叶,所述螺旋喂料器上设置有红外加热层。采用上述方案,所述螺旋喂料器上的涂料层能发射远红外电磁波,使制浆原材料内部分子和原子产生强烈的振动、旋转,进而使原材料温度升高,达到了加热的目的;红外电磁波还使药液中水分子产生强烈振动、旋转,形成小分子水,促进药液进入制浆原材料,加快制浆进程,提高效率,不需要通入高热蒸汽,还节省单独加热药液设备的投入。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轻工环保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红外加热横管式连续制浆装置。
背景技术
横管式连续蒸煮器,又称潘迪压式连续蒸煮器,是连续蒸煮器的一种类型。国外早在 40年代开始研制,50年代广泛运用在木材制浆设备中,可用于木片,锯沫蒸煮,亦可适用于竹子、蔗渣、芦苇、麦草等非木材原料,通过通入高温高压蒸汽来预处理和蒸煮制浆。但因为在制浆过程中需要通入高温高压使得设备制造复杂,投入成本较高。
因此,本领域亟需一种结构简化、更好地进行加热的连续木材制浆装置,以提高木材制浆效率、降低成本。
有鉴于此,提出本实用新型。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化、能够更好加热的连续制浆装置,以解决现有的连续制浆装置结构复杂、投入成本高的技术问题。
具体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红外加热横管式连续制浆装置,包括壳体和螺旋喂料器,所述壳体设置有进料口和出料口,所述螺旋喂料器与所述壳体的中心轴重合,所述螺旋喂料器包括中心转轴,所述中心转轴一端连接电机,所述中心转轴上设置有螺旋叶,所述螺旋喂料器上设置有红外加热层。
采用上述方案,制浆原材料与药液通过进料口进入,电机带动中心转轴沿轴旋转,所述螺旋叶推动制浆原材料向出料口移动,所述螺旋喂料器上的涂料层能发射远红外电磁波,使制浆原材料内部分子和原子产生强烈的振动、旋转,进而使原材料温度升高,达到了加热的目的;红外电磁波还使药液中水分子产生强烈振动、旋转,形成小分子水,促进药液进入制浆原材料,加快制浆进程,提高效率,不需要通入高热蒸汽,还节省单独加热药液设备的投入。
进一步,所述壳体上设置有排汽口,所述排汽口位于所述壳体的上端。
采用上述方案,所述排汽口用于排出红外加热过程中水蒸气的排出,位置在壳体的上端利于水蒸气排出,平衡壳体内外气压,预防过高的压强引发爆炸的危险。
进一步,所述螺旋喂料器设置有螺旋输送区和转轴连接区,所述螺旋输送区位于进料口下方,所述螺旋叶设置在螺旋输送区。
采用上述方案,所述螺旋喂料器只在进料口下方设置有螺旋叶,即可完成推料作业,减少转动阻力,较少材料成本。
进一步,所述螺旋叶的外缘与壳体内表面的距离为15-20mm。
采用上述方案,利于螺旋叶的旋转,既保证推送面积又减少阻力。
进一步,所述红外加热层设置在螺旋输送区和/或转轴连接区。
采用上述方案,可根据实际情况将红外加热层设置在搅拌棒不同的区域,以适合不同材质的制浆原材料的加热过程。
进一步,所述壳体上设置有红外加热层。
采用上述方案,所述壳体上的红外加热层辅助加热制浆原材料。
进一步,所述红外加热层设置在壳体外表面。
采用上述方案,壳体上的红外加热层不易磨损和腐蚀,便于检视和更换。
进一步,所述壳体两端设置有端盖,端盖与壳体可拆卸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秾源科技(北京)有限公司,未经秾源科技(北京)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18231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