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鞋底防护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0174891.0 | 申请日: | 2019-01-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9528052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25 |
发明(设计)人: | 任河滨;刘志红;张爱芹;张德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3C13/02 | 分类号: | A43C13/02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建联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004 | 代理人: | 高芳;李丹 |
地址: | 100070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后掌 保护板 固定绳 后掌板 前掌板 穿孔 侧板 前掌 边缘设置 防护装置 靠近端部 位置处 雨鞋 本实用新型 防水功能 坚硬物体 铰接连接 拼接缝 刮破 拼接 前部 扎伤 穿透 | ||
一种鞋底防护装置,包括有鞋底保护板、前掌固定绳和后掌固定绳;所述鞋底保护板的形状与鞋底的形状相适,并且鞋底保护板的边缘超出对应的鞋底的边缘;所述鞋底保护板由前掌板和后掌板拼接而成,且拼接缝为一条直线;所述前掌板与后掌板之间铰接连接;在前掌板的前部、沿着前掌板的边缘设置有前掌保护侧板,并且前掌保护侧板的两侧靠近端部位置处分别开设有第一穿孔;所述前掌固定绳的两端分别连接在两侧的第一穿孔中;后掌板的后部、沿着后掌板的边缘设置有后掌保护侧板,并且后掌保护侧板的两侧靠近端部位置处分别开设有第二穿孔;所述后掌固定绳的两端分别连接在两侧的第二穿孔中。本实用新型解决了雨鞋容易被刮破或穿透,影响雨鞋防水功能以及脚容易被坚硬物体扎伤的技术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鞋底防护装置 。
背景技术
目前雨鞋多位橡胶制成;下雨过后,工地上存在一些较浅泥坑,一些作业工作不可避免的需要穿雨鞋在泥坑中进行。由于泥坑水较为浑浊看不清水底情况,雨鞋很容易被水底掉落的钉子或异物刮破和穿透,造成雨鞋失去防水功能;主体施工过程中一些工作需要穿上雨鞋在水里工作,例如清理集水井等。往往会因为水底复杂状况造成雨鞋刮破或穿透,影响雨鞋防水功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鞋底防护装置,要解决雨鞋容易被刮破或穿透,影响雨鞋防水功能以及脚容易被坚硬物体扎伤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鞋底防护装置,包括有鞋底保护板、前掌固定绳和后掌固定绳;所述鞋底保护板的形状与鞋底的形状相适,并且鞋底保护板的边缘超出对应的鞋底的边缘;所述鞋底保护板由前掌板和后掌板拼接而成,且拼接缝为一条直线;所述前掌板与后掌板之间铰接连接;在前掌板的前部、沿着前掌板的边缘设置有前掌保护侧板,并且前掌保护侧板的两侧靠近端部位置处分别开设有第一穿孔;所述前掌固定绳的两端分别连接在两侧的第一穿孔中;后掌板的后部、沿着后掌板的边缘设置有后掌保护侧板,并且后掌保护侧板的两侧靠近端部位置处分别开设有第二穿孔;所述后掌固定绳的两端分别连接在两侧的第二穿孔中。
优选的,所述鞋底保护板的边缘超出鞋底的边缘的尺寸为3~5mm。
优选的,所述前掌板的长度为鞋底保护板长度的1/3~1/4;所述后掌板的长度为鞋底保护板长度的2/3~3/4。
优选的,所述前掌保护侧板的高度为10~15mm;所述后掌保护侧板的高度为10~15mm。
优选的,在前掌板的后部、位于拼接缝两端分别设置有纵向的第一连接片,并且第一连接片上开设有第一通孔;在后掌板的前部、位于拼接缝两端分别设置有纵向的第二连接片,并且第二连接片上开设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一连接片与第二连接片相互搭接,并且第一通孔与第二通孔对应设置;在第一通孔与第二通孔中穿设有铆钉。
优选的,所述第一连接片倾斜设置在前掌板上;其中,第一连接片的下端与前掌板固定连接,第一连接片的上端超出前掌板的拼接边、延伸至后掌板的上方;所述第一通孔开设在第一连接片上、靠近上端位置处;所述第二连接片倾斜设置在后掌板上;其中,第二连接片的下端与后掌板固定连接,第二连接片的上端超出后掌板的拼接边、延伸至前掌板的上方;所述第二通孔开设在第二连接片上、靠近上端位置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特点和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的鞋底保护板是由金属铁板或者铁皮制作而成,安装在雨鞋的下面,有很高的强度,在保证正常行走情况下,对雨鞋的鞋底以及前后部面进行有效防护,防止雨鞋在浑水内行走或工作作业时被钉子或异物扎破(划破)导致雨鞋进水,确保了雨鞋不被钉子或异物刮破或穿透,影响雨鞋使用功能。
2、本实用新型中的前掌板的长度为鞋底保护板长度的1/3~1/4;所述后掌板的长度为鞋底保护板长度的2/3~3/4,并且二者之间铰接连接,这个结构根据行走时脚掌的弯曲位置而设计,保证了人员的正常行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17489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抗菌防臭发光鞋带
- 下一篇:测试鞋内合脚性的可调节测量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