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复合绝缘子水煮及界面性能检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0172844.2 | 申请日: | 2019-01-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9728106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03 |
发明(设计)人: | 张薇;甘书宁;刘雪洋;李欣然;陈林聪 | 申请(专利权)人: | 海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01R31/20 | 分类号: | G01R31/20;B01D53/00;B01D53/26 |
代理公司: | 44202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陈欢<国际申请>=<国际公布>=<进入国 |
地址: | 570100 海*** | 国省代码: | 海南;4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出气口 冷凝箱 进气口 本实用新型 螺旋导管 出气管 分隔板 密封板 箱盖 复合绝缘子 垂直设置 加热装置 检测装置 界面性能 内部密封 热量散失 试验环境 水平设置 箱体顶部 箱体连通 箱体内部 箱体外壁 蒸汽冷凝 中空箱体 冷凝 水滴 水煮 蒸汽 出口 | ||
本实用新型提供复合绝缘子水煮及界面性能检测装置,包括中空箱体,所述箱体顶部设有箱盖,所述箱体内部设有加热装置,所述箱盖上设有出气管,所述出气管通过管道与冷凝箱第一进气口相连,所述冷凝箱固定于箱体外壁,冷凝箱内部密封连接有两个水平设置的分隔板,两个分隔板之间设有垂直设置的螺旋导管,其中一个密封板上设有第二进气口,所述第二进气口与螺旋导管入口相连,另一个密封板上设有第二出气口,所述第二出气口与螺旋导管出口相连。所述冷凝箱底部设有第一出气口,所述第一出气口通过管道与箱体连通。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可对蒸汽进行冷凝,蒸汽冷凝成为水滴后流回箱体内,可以减少热量散失,降低能耗,同时降低试验环境的空气湿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输电设备试验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复合绝缘子水煮及界面性能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复合绝缘子伞裙与护套之间(早期挤包穿伞工艺的产品)、护套与芯棒之间、金具与芯棒及护套材料结合处的界面如果出现粘接不良等缺陷,将导致复合绝缘子内部场强畸变,引发局部放电,并可能最终导致复合绝缘子的内绝缘击穿等问题。伞裙与护套、护套与芯棒之间的界面如果出现问题,在42h的水煮试验后,测量其直流泄漏电流会出现明显的增大,现有的绝缘子水煮及界面性能试验槽在水煮试验过程中产生的蒸汽都是排除试验槽外,这是防止试验槽因蒸汽压力过大时产生爆裂危险,但是蒸汽外排会造成水溶液的减少,相应的试验室湿度就会变大,水蒸汽在长时间排放时会造成车间或室内水蒸气弥漫,使得室内潮湿;而且蒸汽外排会造成热量散失,增加了能耗。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复合绝缘子水煮及界面性能检测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复合绝缘子水煮及界面性能检测装置,包括中空箱体,所述箱体顶部设有箱盖,所述箱盖宽度与箱体宽度一致,箱盖长度为箱体长度的1/5,所述箱盖一侧边与活动盖铰接,所述活动盖宽度与箱体宽度一致,活动盖长度为箱体长度的1/5,所述箱体内部设有加热装置,所述箱盖上设有出气管,所述出气管通过管道与冷凝箱第一进气口相连,所述冷凝箱固定于箱体外壁,冷凝箱内部密封连接有两个水平设置的分隔板,两个分隔板之间设有垂直设置的螺旋导管,其中一个密封板上设有第二进气口,所述第二进气口与螺旋导管入口相连,另一个密封板上设有第二出气口,所述第二出气口与螺旋导管出口相连。所述冷凝箱底部设有第一出气口,所述第一出气口通过管道与箱体连通。
优选的,所述冷凝箱上设有入水口与出水口,所述入水口与出水口上均设有密封的防水塞。
优选的,其中一个密封板上设有第二进气口,所述第二进气口与螺旋导管入口相连,另一个密封板上设有第二出气口,所述第二出气口与螺旋导管出口相连。
优选的,所述加热装置包括中空支架,所述中空支架上设有中空不锈钢柱,所述中空不锈钢柱内设有电加热丝,所述中空支架内设有导线,所述电加热丝与导线串连。
优选的,所述中空支架从箱体一侧内壁伸出,所述中空支架的一端为开放式结构,所述导线从中空支架内伸出与继电器连接,所述继电器与外界电源相连。
优选的,所述中空支架与箱体连接处设有防水胶圈。
优选的,所述箱体外还设有报警器以及主控PLC,所述主控PLC通过数据线分别与继电器报警器相连。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达到的有益效果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海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未经海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17284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