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茶叶杀青烘干机有效
申请号: | 201920171768.3 | 申请日: | 2019-01-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9563444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01 |
发明(设计)人: | 王立锋;徐本清 | 申请(专利权)人: | 宜兴优峰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F3/06 | 分类号: | A23F3/06 |
代理公司: | 北京润川律师事务所 11643 | 代理人: | 李奎锋 |
地址: | 214200 江苏省无***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烘干腔体 热回收装置 烘干腔 弧形管 散热片 茶叶杀青 体内 烘干机 本实用新型 基板上表面 能源利用率 杀青烘干机 一端设置 出料端 入料端 烘干 基板 联通 连通 茶叶 加工 | ||
一种茶叶杀青烘干机,包括烘干腔体、与烘干腔体连通的入料端和出料端,烘干腔体顶部设有基板,基板上表面设有散热片,杀青烘干机还包括热回收装置,所述热回收装置包括弧形管,所述弧形管一端与烘干腔体联通,另一端设置在散热片一侧。由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设有热回收装置,散热片的热量经过弧形管进入烘干腔体内,增加烘干腔体内温度,对烘干腔体内的茶叶进行烘干,有效节省了能源利用率,降低了加工成本。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茶叶炒制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茶叶杀青烘干机。
背景技术
炒青是茶叶形状和品质形成的关键工序,其是通过高温破坏和钝化鲜茶叶中的氧化酶活性,抑制鲜叶中的茶多酚等的酶促氧化,蒸发鲜叶部分水分,使茶叶变软,便于揉捻成形,同时散发青臭味,促进良好香气的形成的一种制茶步骤。
现有的炒青方式包括机械炒青和人工炒青两种,人工炒青,工作效率较低,耗时耗力;机械炒青,炒青不均匀,炒青效果较差,持续工作时间短,能源消耗大。
上述问题亟需解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茶叶杀青烘干机,其不但炒制均匀,而且设有能量回收结构,有效降低能耗。
一种茶叶杀青烘干机,包括烘干腔体、与烘干腔体连通的入料端和出料端,所述杀青烘干机还包括传送带和传动机构,所述传送带穿过烘干腔体,所述传动机构驱动传送带在烘干腔体内水平运动,所述烘干腔体内设有微波发生器,所述烘干腔体顶部设有基板,基板上表面设有散热片,所述杀青烘干机还包括热回收装置,所述热回收装置包括弧形管,所述弧形管一端与烘干腔体联通,另一端设置在散热片一侧。
所述散热片一侧设有风扇,所述风扇与弧形管相对设置,将散热片的热量吹至弧形管内。
所述弧形管为金属材质,所述弧形管内设有带通孔的隔板。
所述隔板的数量大于等于2。
所述通孔的直径小于2mm。
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技术效果:
由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设有热回收装置,散热片的热量经过弧形管进入烘干腔体内,增加烘干腔体内温度,对烘干腔体内的茶叶进行烘干,有效节省了能源利用率,降低了加工成本。
通过相对于弧形管设置的风扇,将散热片的热量吹送至烘干腔体内,从而进一步提高余热的回收率。
由于金属弧形管内设置带通孔的隔板,从而使散热片的热量可以有效通过弧形管进入烘干腔体,同时防止烘干腔体内的微波发生泄漏。由于加热的微波不能穿透小于2mm的通孔,因此,通孔直径小于2mm,设置2 个或更多个隔板,可以进一步保障安全,防止微波泄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装置实施例整体结构示意图。
烘干腔体1、入料端2、出料端3、传送带4、传动机构5、微波发生器6、基板7、散热片8、弧形管91、风扇92、隔板93。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公众能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特征及其有益效果,特以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详细描述如下:
请参见图1,一种茶叶杀青烘干机,包括烘干腔体1、与烘干腔体连通的入料端2、出料端3、传送带4、传动机构5,传送带4穿过烘干腔体1,传动机构5驱动传送带4在烘干腔体1内水平运动,从而使得入料端2的茶叶可随着传送带水平运动进入烘干腔体1内,在烘干腔体内烘干后从出料端 3排出。上述方案,本领域技术人员通过本实用新型的描述结合现有技术很容易实现,在此不做赘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宜兴优峰机械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宜兴优峰机械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17176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制作土茶茶盘的加工装置
- 下一篇:一种茶叶揉捻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