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门吸的缓冲减震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0164200.9 | 申请日: | 2019-01-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9799697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17 |
发明(设计)人: | 开达明;冯国友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超人门窗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5F5/08 | 分类号: | E05F5/08 |
代理公司: | 31253 上海精晟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冯子玲 |
地址: | 230000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柱形 导向丝杆 丝母 发条弹簧 本实用新型 周侧面 门体 转动 缓冲减震装置 侧面固定 定向移动 减震效果 墙体装修 相对侧面 压缩弹簧 转动连接 辅助件 箱内壁 转动柱 形变 移动 缓冲 门吸 内边 受力 侧面 贯穿 转化 配合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门吸的缓冲减震装置,涉及门辅助件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包括第一柱形箱、第二柱形箱和导向丝杆;第一柱形箱的一侧面固定安装在第二柱形箱的侧面上;且第一柱形箱的一相对侧面之间转动连接有一丝母;丝母的周侧面与第一柱形箱内壁之间固定安装有一第一发条弹簧;丝母的一端贯穿至第二柱形箱的内部;丝母的内部配合有一导向丝杆;第一发条弹簧的内边固定在丝母的周侧面上。本实用新型通过门体的冲击来带动导向丝杆的定向移动,进而带动丝母转动,且导向丝杆的移动转化为转动柱的转动,最后第一发条弹簧、第二发条弹簧和压缩弹簧受力发生形变,为导向丝杆的移动提供缓冲和减震效果,有效的避免了门体和墙体装修的破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门辅助件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门吸的缓冲减震装置。
背景技术
人们日常对家居或办公场所进行室内装修时,通常都会在地面或者墙体上安装门吸结构,来避免门把手或者门体对墙体的装修造成破坏,进而给整个家居或办公环境的美感。
日常的门吸结构通常是采用螺钉将杆件安装在地面或者墙体上,并用杆件上的磁性球与门体上的磁性槽体相配合来保证门体的打开状态,此种门吸结构不具有缓冲结构,不能够对门体和墙体上的装修提供较好的保护;还有在门吸的杆件端部安装单一的弹簧来加强门吸结构的缓冲和减震效果;但弹簧的缓冲能力是一定的,当门体被强力冲击开时,若弹簧不能给门体提供较好的缓冲效果,必将导致门体和墙体修饰被破坏。
因此有待研究一种门吸的缓冲减震装置来提高门吸在实际生活中的减震缓冲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门吸的缓冲减震装置,通过门体的冲击来带动导向丝杆的定向移动,进而带动丝母转动,且由于蜗杆与涡轮的啮合传动,使导向丝杆的移动转化为转动柱的转动,最后第一发条弹簧、第二发条弹簧和压缩弹簧受力发生形变,为导向丝杆的移动提供缓冲和减震效果,解决了现有门吸结构不能为门体提供较好的缓冲和减震效果,进而造成门体和墙体装修被破坏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为一种门吸的缓冲减震装置,包括第一柱形箱、第二柱形箱和导向丝杆;所述第一柱形箱的一侧面固定安装在第二柱形箱的侧面上;且所述第一柱形箱的一相对侧面之间转动连接有一丝母;
所述丝母的周侧面与第一柱形箱内壁之间固定安装有一第一发条弹簧;所述丝母的一端贯穿至第二柱形箱的内部;所述丝母的内部配合有一导向丝杆;
所述第一发条弹簧的内边固定在丝母的周侧面上,所述第一发条弹簧的外边固定在第一柱形箱的内壁上;
位于所述第一柱形箱侧面外侧的导向丝杆端部上固定有一磁性球,所述导向丝杆的另一端端面上固定有一矩形块;
所述第二柱形箱侧面固定有一矩形筒;所述矩形筒与矩形块形成滑动配合,且所述矩形筒的侧面内壁与矩形块侧面之间安装有一压缩弹簧。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柱形箱一相对侧面转动连接有一转动柱,所述转动柱的一端部周侧面上固定有一涡轮;所述转动柱的另一端部周侧面与第二柱形箱的内壁之间固定安装有一第二发条弹簧;所述第二发条弹簧的内边固定在转动柱的周侧面上,所述第二发条弹簧的外边固定在第二柱形箱的内壁上;
位于所述第二柱形箱内部的丝母周侧面上固定有一蜗杆,所述蜗杆与涡轮啮合传动。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柱形箱的中轴线与第二柱形箱的中轴线相互平行但不重合。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柱形箱的周侧面上固定有一环形连接法兰,所述环形连接法兰通过螺钉安装在墙面上。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超人门窗有限公司,未经安徽超人门窗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16420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