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一次性灌肠排气桶有效
申请号: | 201920163898.2 | 申请日: | 2019-01-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9827757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24 |
发明(设计)人: | 郑王萍;陈娅莉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M3/02 | 分类号: | A61M3/02;A61M1/00 |
代理公司: | 33299 慈溪久日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赖泽银;陈超 |
地址: | 3150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灌肠 排气连接管 连接管 下端 灌肠管 茂菲氏滴管 进液口 连接头 排气桶 一次性 挂带 本实用新型 两端固定 上下两端 使用效率 外侧设置 侧连接 封口帽 刻度线 连接带 排气孔 肛管 排气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一次性灌肠排气桶,包括挂带、桶主体、排气连接管和灌肠连接管,所述挂带的两端固定有进液口,且进液口的下侧连接有桶主体,所述桶主体的外侧设置有刻度线,所述桶主体的上下两端设置有排气孔和排气连接管,且排气连接管的前端通过连接带连接有封口帽,所述桶主体的下端设置有灌肠连接管,且灌肠连接管下端通过第一连接头与茂菲氏滴管相连接,所述茂菲氏滴管的下端通过第二连接头与灌肠管相连接,且灌肠管上安装有调节开关,所述灌肠管的下端安装有肛管。该一次性灌肠排气桶,设置有排气连接管和灌肠连接管,可以使装置能够完成灌肠和排气工作,提高了装置的使用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护理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一次性灌肠排气桶。
背景技术
灌肠术是将一定的溶液,用导管由肛门经直肠灌入结肠,以帮助患者清洁肠道,清除肠道粪便和积气,或由肠道供给药物达到确定诊断和治疗目的的方法。现在医院临床基本使用一次性灌肠袋,但灌肠袋存在液体量不准确,连接管无开关及肛管无刻度等多个弊端。
肠胀气患者因肠道内积聚大量气体,不能排出,患者会产生气急、呼吸困难等不适。为解决患者不适,现临床用肛管插入肛门一头连接橡胶管,将橡胶管置于盛满水的玻璃瓶中给予辅助排气。但存在用物准备繁琐,重复消毒资源浪费及肛管无刻度等弊端。
所以我们提出了一种一次性灌肠排气桶,以便于解决上述中提出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一次性灌肠排气桶,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提出的目前传统灌肠及排气袋存在的结构功能单一、医护人员操作难度大、影响患者治疗进度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一次性灌肠排气桶,包括挂带、桶主体、排气连接管和灌肠连接管,所述挂带的两端固定有进液口,且进液口的下侧连接有桶主体,所述桶主体的外侧设置有刻度线,所述桶主体的上下两端设置有排气孔和排气连接管,且排气连接管的前端通过连接带连接有封口帽,所述桶主体的下端设置有灌肠连接管,且灌肠连接管下端通过第一连接头与茂菲氏滴管相连接,所述茂菲氏滴管的下端通过第二连接头与灌肠管相连接,且灌肠管上安装有调节开关,所述灌肠管的下端安装有肛管。
优选的,所述挂带的两端与进液口外侧边缘之间为活动连接,且进液口的外形为漏斗形,并且进液口位于桶主体上端的中心位置。
优选的,所述排气连接管和灌肠连接管上均设置有封口帽,且封口帽与排气连接管和灌肠连接管一端之间均为螺纹套接。
优选的,所述第一连接头与茂菲氏滴管之间以及第二连接头与和灌肠管之间均为转动连接,且第一连接头与灌肠连接管之间以及第二连接头与茂菲氏滴管之间均为螺纹连接。
优选的,所述肛管下端为椭圆形,且肛管下端均匀分布有孔状结构。
优选的,所述连接带的一端与封口帽为活动套接,且连接带的另一端与排气连接管和灌肠连接管均为固定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一次性灌肠排气桶;
(1)在桶主体上设置有排气连接管和灌肠连接管,可以使装置能够完成灌肠和排气工作,提高了装置的使用效率;
(2)在桶主体上还设置有挂带和进液口,可以使桶主体能够有效的配合装置进行灌肠和排气工作,通过进液口既方便倒入灌肠液又可防止其洒出;
(3)在排气连接管和灌肠连接管上均设置有封口帽和连接带,可以保证能够正常的进行灌肠和排气工作,提高了装置的使用性能;
(4)在茂菲氏滴管和灌肠管上安装有第一连接头和第二连接头,可以方便装置的拆装使用,从而方便了装置能够轻松的进行灌肠和排气工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主视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未经宁波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16389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