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公路桥梁减震支座有效
申请号: | 201920156580.1 | 申请日: | 2019-01-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9602946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08 |
发明(设计)人: | 王耀峰;杨丽萍;郭炳锟;杨艳荣;程静君;付少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西交科公路勘察设计院 |
主分类号: | E01D19/04 | 分类号: | E01D19/04 |
代理公司: | 武汉宇晨专利事务所 42001 | 代理人: | 余晓雪;王敏锋 |
地址: | 030006 山***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中间过渡板 中间支撑杆 套环 公路桥梁 减震支座 挤压套 套管 底板 本实用新型 接触板 套管腔 缓冲 卡槽 套管内侧壁 导向机构 底板顶部 缓冲能力 升降运动 套管顶部 缓冲板 外侧壁 桥梁 卡接 套孔 配合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公路桥梁减震支座,包括底板、顶部接触板、中间过渡板、挤压套环、套管和中间支撑杆,底板顶部设有套管和中间支撑杆,中间支撑杆配合位于套管中,中间支撑杆外侧壁与套管内侧壁之间形成套环腔;中间过渡板顶部开有第三卡槽,中间过渡板底部具有套环,套环具有套管腔,套管顶部置于套环的套管腔中,中间过渡板底部通过若干个支柱固定有置于套环腔中升降运动的挤压套环,挤压套环中部开有与中间支撑杆相配合的套孔;中间过渡板的第三卡槽中卡接有缓冲板;顶部接触板与底板之间设有若干个导向机构。本实用新型采用多种方式对桥梁的压力进行缓冲,提高了公路桥梁减震支座的缓冲能力,可以实现有效缓冲桥梁压力的作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桥梁减震支座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公路桥梁减震支座。
背景技术
在桥梁结构中,桥梁减震支座是连接桥梁上部结构与下部结构的重要部件,传统的桥梁减震支座结构较为简单,在使用的时候,其减震功能单一,不能有效的释放桥梁的压力。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公路桥梁减震支座,采用多种方式对桥梁的压力进行缓冲,改变传统单一的缓冲方式,提高了公路桥梁减震支座的缓冲能力,可以实现有效缓冲桥梁压力的作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公路桥梁减震支座,包括底板、顶部接触板、中间过渡板、挤压套环、套管和中间支撑杆,所述底板顶部设有套管和中间支撑杆,所述中间支撑杆配合安装于套管的管内,所述中间支撑杆外侧壁与套管内侧壁之间形成圆环形状的套环腔;所述中间过渡板顶部开有第三卡槽,所述中间过渡板底部具有套环,所述套环具有套管腔,所述套管顶部置于套环的套管腔中,所述中间过渡板底部通过若干个支柱固定有置于套环腔中升降运动的挤压套环,所述挤压套环中部开有与中间支撑杆相配合的套孔;所述中间过渡板的第三卡槽中卡接有缓冲板,所述顶部接触板底部开有第四卡槽,所述缓冲板顶部卡接于第四卡槽中;所述顶部接触板与底板之间设有若干个导向机构。
为了更好地实现本实用新型,所述导向机构由导向筒和导向杆两部分组成,所述导向杆顶部升降活动安装于导向筒底部,所述导向筒顶部与顶部接触板底部连接固定,所述导向杆底部与底板顶部连接固定。
作为优选,本实用新型还包括缓冲杆,所述中间过渡板底部中心开有与套管腔相连通的第二卡槽,所述中间支撑杆顶部开有第一卡槽,所述缓冲杆顶部穿过套孔并卡接于第二卡槽中,所述缓冲杆底部卡接于第一卡槽中。
作为优选,所述套管外部套装有缓冲套环,所述缓冲套环底部固定于底板顶部,所述缓冲套环顶部与套环底部相接触。
作为优选,所述挤压套环的内圈侧壁上开有若干个环形形状的容纳槽A,所述挤压套环的容纳槽A中配合安装有第一密封圈。
作为优选,所述挤压套环的外圈侧壁上开有若干个环形形状的容纳槽B,所述挤压套环的容纳槽B中配合安装有第二密封圈。
作为优选,所述缓冲板由弹性橡胶或弹性塑胶材料制造而成,所述缓冲板内部沿着高度方向等距布置设有钢板。
作为优选,所述缓冲杆和缓冲套环均由弹性橡胶或弹性塑胶材料制造而成。
作为优选,所述缓冲套环的截面为梯形形状。
本实用新型较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及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采用多种方式对桥梁的压力进行缓冲,改变传统单一的缓冲方式,提高了公路桥梁减震支座的缓冲能力,可以实现有效缓冲桥梁压力的作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装配前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装配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挤压套环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西交科公路勘察设计院,未经山西交科公路勘察设计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15658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