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动力电池电池壳安全打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0150277.0 | 申请日: | 2019-01-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9606238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08 |
发明(设计)人: | 李武章;励建炬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科达利精密工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3/12 | 分类号: | G01N3/12;G01N3/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奇智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40 | 代理人: | 任毅 |
地址: | 213000 江苏省常州市中***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动力电池 电池壳 滑轨小车 丝杠 安全气囊 打压装置 气泵 电池检测设备 本实用新型 安全隐患 拆卸更换 充气膨胀 打压测试 固定牢固 经济实用 限位固定 内侧壁 输气管 爆炸 缓冲 气压 冲击力 泄露 安全 移动 受伤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属于电池检测设备技术领域的一种动力电池电池壳安全打压装置,包括箱体、输气管和气针,所述箱体的顶端固定有丝杠,所述丝杠的外侧固定有滑轨小车,所述滑轨小车的顶端固定有气泵;通过U型挡板可对动力电池电池壳进行限位固定,操作简单,固定牢固可靠,并且通过U型挡板内侧壁的安全气囊进行充气膨胀,可有效缓冲动力电池电池壳发生气压泄露而造成爆炸的冲击力,避免其爆炸造成用户受伤,消除了安全隐患,而且安全气囊拆卸更换方便,使用成本低,经济实用,通过滑轨小车带动气泵在丝杠上进行移动,方便用户根据不同规格大小的动力电池电池壳进行打压测试,满足了使用的需求,提高了该装置的适用范围。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池检测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动力电池电池壳安全打压装置。
背景技术
动力电池即为工具提供动力来源的电源,多指为电动汽车、电动列车、电动自行车、高尔夫球车提供动力的蓄电池;打压试验是判断水管管路连接是否可靠的常用方法之一。在试压的时候要逐个检查接头、内丝接头,堵头都不能有渗水,否则就会直接影响试压器的表针。
现有的动力电池电池壳打压装置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该装置在对动力电池电池壳进行气压测试过程中,可能会因外界因素或者操作不当造成泄露,而造成气压过大,造成爆炸,存在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动力电池电池壳安全打压装置,具有安全性能好,操作简单,气密性好的特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动力电池电池壳安全打压装置,包括箱体、输气管和气针,所述箱体的顶端固定有丝杠,所述丝杠的外侧固定有滑轨小车,所述滑轨小车的顶端固定有气泵,所述箱体的内部底端固定有导轨,所述导轨的顶端固定有U型挡板,所述U型挡板的一端固定有推杆,且推杆贯穿所述箱体,所述输气管安装固定在所述U型挡板的内侧中间位置处,所述输气管的一侧固定有安全气囊,所述安全气囊与所述输气管的连接处固定有通气管,所述U型挡板的一侧固定有侧板,所述气针安装固定在所述气泵的底端,且贯穿所述滑轨小车,所述气针的外侧固定有橡胶吸盘,所述橡胶吸盘与所述气泵的连接处固定有调节环。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箱体的内部底端中间位置处开设有限位凹槽。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推杆的内部固定有注气管,且注气管与所述输气管通过螺纹固定。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气泵的顶端固定有进气软管,且进气软管通过插接固定。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侧板与所述安全气囊的连接处固定有连通管,且连通管通过螺纹固定。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侧板的前表面一侧固定有连接杆,且连接杆通过焊接固定。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气针的顶端固定有升降杆,且升降杆的前侧固定有升降手柄,升降手柄与升降杆通过焊接固定。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橡胶吸盘为硫化胶构件。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通过配装了U型挡板和安全气囊,通过U型挡板可对动力电池电池壳进行限位固定,操作简单,固定牢固可靠,并且通过U型挡板内侧壁的安全气囊进行充气膨胀,可有效缓冲动力电池电池壳发生气压泄露而造成爆炸的冲击力,避免其爆炸造成用户受伤,消除了安全隐患,而且安全气囊拆卸更换方便,使用成本低,经济实用;
2、本实用新型通过配装了滑轨小车和橡胶吸盘,通过滑轨小车带动气泵在丝杠上进行移动,方便用户根据不同规格大小的动力电池电池壳进行打压测试,满足了使用的需求,提高了该装置的适用范围,通过橡胶吸盘对动力电池电池壳的进液口进行吸附固定,确保气针在进行注气时,气体泄漏,影响该装置气压测试的精准,确保了该装置正常进行测试使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科达利精密工业有限公司,未经江苏科达利精密工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15027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便于安装并防爆的交通安全隧道评测装置
- 下一篇:一种锅炉供暖试压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