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乳腺手术专用吸引器有效
申请号: | 201920147234.7 | 申请日: | 2019-01-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9884317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03 |
发明(设计)人: | 陆劲松;殷文瑾;周力恒;徐曙光;林燕苹;吴子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B18/12 | 分类号: | A61B18/12;A61B90/00 |
代理公司: | 31315 上海骁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赵峰 |
地址: | 200001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吸引软管 吸引器 电刀 烟雾 电刀刀柄 首端 吸入 径向方向设置 刀头端部 乳腺手术 手术切除 手术效率 烟雾吸引 主刀医生 后半部 插接 管体 前部 尾端 轴向 损伤 穿过 伸出 外部 吸引 | ||
一种乳腺手术专用吸引器,包括吸引器、吸引软管和电刀,吸引软管尾端插接在吸引器上,吸引软管总长度200CM,距离首端2CM处的管体上设有一个V字型切口,V字型切口沿吸引软管径向方向设置,电刀前部穿过V字型切口沿轴向置于吸引软管中,电刀的刀头端部伸出吸引软管的首端设置,电刀刀柄的后半部设置于吸引软管外部,V字型切口长度略小于电刀刀柄直径。该吸引器通过与电刀的组合,使得主刀医生在进行手术切除的同时,自发地带动吸引器进行手术烟雾的吸引,提高手术效率,同时也加强了吸引器的烟雾吸引效率,避免术者和患者吸入烟雾,有效降低长期吸入烟雾对术者身体造成的损伤。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人类生活用品,尤其涉及医疗器械,特别涉及医用吸引器,具体的是一种乳腺手术专用吸引器。
背景技术:
乳腺癌是全球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根据最新全球肿瘤流行病统计数据(GLOBOCAN)报道,仅2012年一年全球就有167万例新发乳腺癌病例,并有52.2万人死于乳腺癌。同年中国乳腺癌的年龄标准化发病率达到了十万分之21.6人。中国乳腺癌发病率虽然仍低于发达国家(部分国家高达十万分之100人),但从上世纪八十年代起一直呈上升趋势,增长速度是全球平均水平的2倍多。在东南沿海等经济发达地区,乳腺癌已经成为女性发病率第一的恶性肿瘤。
乳腺癌的首要治疗手段就是手术切除。目前临床常用的手术器械包括电刀以及超声刀两种。由于乳房是由乳腺和脂肪组成,其中脂肪占90%,所以在使用电刀或者超声刀的同时,会产生大量脂肪汽化气体。其中包含有醛类、杂环胺、多环芳烃、脂肪气溶胶和颗粒物等物质,不但可能会引起急性呼吸道损伤,长期吸入还可能致癌。因此在进行乳腺癌手术时,需要长时间使用吸引器进行手术烟雾吸引。目前大多数手术室的操作是由主刀进行电刀/超声刀操作,一助或者二助在旁手持吸引器,跟随主刀的操作对手术烟雾进行吸引。这样的方式使得助手的精力大量浪费在了吸引器上,大大降低了手术效率,且由于两人分别操作电刀/超声刀和吸引器,存在操作衔接的空隙,有部分烟雾无法及时被吸走等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缺点,提供了一种乳腺手术专用吸引器,通过将吸引器和电刀组合,使得主刀医生在进行手术切除的同时,自发地带动吸引器进行手术烟雾的吸引,提高手术效率,同时加强吸引器的烟雾吸引效率,有效避免术者和患者吸入烟雾,降低长期吸入烟雾对术者身体造成的损伤。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乳腺手术专用吸引器,包括吸引器、吸引软管和电刀,所述吸引软管的尾端插接在所述吸引器上,其中,所述吸引软管总长度200CM,距离首端2CM处的管体上设有一个切口,所述电刀前部穿过切口沿轴向置于吸引软管中,电刀的刀头端部伸出吸引软管的首端设置,电刀刀柄的后半部设置于吸引软管外部。
进一步的,所述切口上设有弹性密封头。
进一步的,所述的切口为V字型切口。
进一步的,所述切口的长度略小于电刀刀柄直径。
进一步的,切口设置在吸引软管的径向平面内。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手术时将电刀通过V字型切口置于吸引器软管中,刀头部位伸出吸引软管端部,后端的刀柄利用V字型切口上的弹性密封头实现与软管的密封连接,防止烟雾从切口中溢出。手术中通过电刀带动吸引软管完成对烟雾的及时吸出。
本实用新型和已有技术相比较,其效果是积极和明显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吸引器与电刀的组合,使得主刀医生在进行手术切除的同时,自发地带动吸引器进行手术烟雾的吸引,提高手术效率,同时也加强了吸引器的烟雾吸引效率,避免术者和患者吸入烟雾,有效降低长期吸入烟雾对术者身体造成的损伤。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未经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14723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手术电刀笔
- 下一篇:视网膜假体微电极固定钉的眼内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