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轮滑头盔有效
申请号: | 201920141245.4 | 申请日: | 2019-01-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9983561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24 |
发明(设计)人: | 刘俊哲;胡明月;林若霜;黄锦滢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林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A42B3/12 | 分类号: | A42B3/12;A42B3/28 |
代理公司: | 32356 南京灿烂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朱妃;李志鸿 |
地址: | 210037 江苏省南京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支撑层 缓冲气囊 分隔板 本实用新型 卡接部 通气管 头盔 轮滑 受力区域 纵横排列 软弹性 软质层 下端 周圈 冲撞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轮滑头盔,包括外壳(1),所述外壳(1)内侧设置有纵横排列的分隔板(3),所述分隔板(3)内设置有缓冲气囊(4),相邻的两个缓冲气囊(4)之间连有通气管(5),所述分隔板(3)上开设有用于固定所述通气管(5)的凹槽,多个所述缓冲气囊(4)下方设置有支撑层(6),所述支撑层(6)底部周圈连有L形卡接部(9),所述L形卡接部(9)的前端插入到所述外壳(1)内,所述支撑层(6)下方设置有软质层(8),所述支撑层(6)下端连有软弹性带(10)。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轮滑头盔,能够将冲撞力进行分散,增大受力区域,提高人们头部的保护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轮滑头盔,属于轮滑护具领域。
背景技术
轮滑是儿童或者成人喜欢的体育运动,为了避免人们在跌倒后手上,人们一般会佩戴轮滑护具。轮滑头盔是轮滑护具的一种,用来保护人们的头部。现有技术中的轮滑头盔一般结构较为简单,通常只是一个塑料外壳。当人们摔倒时,头部落地时,强大的撞击力会损害外壳,继续将撞击力作用下人们头部的一个小的区域,保护效果并不理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能够将冲撞力进行分散,增大受力区域,提高人们头部的保护效果的轮滑头盔。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轮滑头盔,包括外壳,所述外壳内侧设置有纵横排列的分隔板,所述分隔板内设置有缓冲气囊,相邻的两个缓冲气囊之间连有通气管,所述分隔板上开设有用于固定所述通气管的凹槽,多个所述缓冲气囊下方设置有支撑层,所述支撑层底部周圈连有L形卡接部,所述L形卡接部的前端插入到所述外壳内,所述支撑层下方设置有软质层,所述支撑层下端连有软弹性带。
所述外壳上靠近所述分隔板处开设有第一通气孔,所述支撑层上靠近所述分隔板处开设有第二通气孔,所述软质层为多层网状结构。
所述外壳的材质为ABS塑料。
所述分隔板内部空腔结构为方形,所述缓冲气囊的形状为方形。
所述L形卡接部的个数为4个,沿着所述支撑层的周圈均匀分布。
所述支撑层的材质为PVC塑料。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轮滑头盔,通过在外壳和支撑层之间设置多个缓冲气囊,能够在外壳受到的撞击力进行分散,能够有效保护人们的头部。同时在外壳和支撑层上设置通气孔,将软质层设置为多层网状结构,能够有效提高头盔的透气散热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轮滑头盔的总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缓冲气囊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中附图标记如下:1-外壳、2-第一通气孔、3-分隔板、4-缓冲气囊、5-通气管、6-支撑层、7-第二通气孔、8-软质层、9- L形卡接部、10-软弹性带。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如图1所示,一种轮滑头盔,包括外壳1,外壳1的材质选为ABS塑料。外壳1内侧设置有纵横排列的分隔板3,分隔板3内部空腔结构为方形,将外壳1下部分隔出多个方形区域。分隔板3内设置有缓冲气囊4,缓冲气囊4的形状为方形,缓冲气囊4的大小要略小于方形区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林业大学,未经南京林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14124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便携式维保安全头盔
- 下一篇:一种头盔耳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