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照明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20137297.4 | 申请日: | 2019-01-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9824084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20 |
发明(设计)人: | 王鹰华;戴迎庆;程万梅;卿培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三思电子工程有限公司;上海三思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嘉善三思光电技术有限公司;浦江三思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B33/08 | 分类号: | H05B33/08 |
代理公司: | 31219 上海光华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高彦 |
地址: | 20110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调光单元 连接点 通信总线 耦接 第二信号 照明系统 线缆 申请 双向信号传输 照明技术领域 照明系统结构 半双工模式 控制设备 双向传输 信号输出 信号输入 指令发布 断开 级联 光源 | ||
本申请涉及照明技术领域,尤其涉及照明系统。本申请的照明系统中,每组调光单元与每组光源耦接,所述调光单元包括:第一信号端和第二信号端,而对应的通信总线中设置有对应每个调光单元的一组相互断开的第一连接点和第二连接点;所述第一连接点,供与所述第一信号端通过第一线缆耦接,以用于将信号输入调光单元;所述第二连接点,供与所述第二信号端通过第二线缆耦接,以用于调光单元的信号输出,以形成每组调光单元在其通信总线上手拉手级联的结构;其中,各调光单元工作于半双工模式;每个通信总线用于调光单元与控制设备间的双向信号传输。本申请的照明系统结构简单,实现高效的指令发布和收集调光单元的信息的双向传输,解决现有技术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照明技术领域,尤其涉及照明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的照明系统,会将照明设备耦接构成网络。
在该网络中,需要对每个照明设备发布命令,或者需要每个照明设备反馈信息;由于照明设备的功能及数量愈加繁多,需要考虑上行、下行通信效率,且也要兼顾照明系统电力线缆、通信线缆布设的复杂度。
发明内容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照明系统,通过简单的通信耦接结构实现高效的通信传输效率,且线缆布设复杂度亦不高,解决现有技术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标及其他相关目标,本申请提供一种照明系统,包括:至少一组光源;至少一组调光单元;其中,每组调光单元中的每个调光单元分别耦接每个光源;所述调光单元包括:第一信号端和第二信号端;至少一通信总线;每个通信总线与一组调光单元耦接并与一控制设备耦接;其中,每个所述通信总线中设置有对应每个调光单元的一组相互断开的第一连接点和第二连接点;所述第一连接点,供与所述第一信号端通过第一线缆耦接,以用于将信号输入调光单元;所述第二连接点,供与所述第二信号端通过第二线缆耦接,以用于调光单元的信号输出,以形成每组调光单元在其通信总线上级联的结构;其中,各调光单元工作于半双工模式;每个通信总线用于调光单元与控制设备间的双向信号传输。
于一实施例中,所述控制设备包括:照明控制网关设备;其中,每个照明控制网关设备耦接一或多个所述通信总线。
于一实施例中,所述的照明系统包括:监控装置,耦接所述照明控制网关设备。
于一实施例中,所述的照明系统包括:监控中心终端;多个所述监控装置级联,并耦接至所述监控中心终端。
于一实施例中,所述照明控制网关还耦接有环境传感器。
于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线缆和第二线缆属于同一通信线缆的不同芯线。
于一实施例中,所述通信总线、第一线缆及第二线缆为符合RS485通信协议标准的线缆。
于一实施例中,每个所述通信总线中传输的信号沿级联的各调光单元依次传输。
于一实施例中,所述信号包括编址指令;每个调光单元,用于通过其第一信号端从通信总线接收该编址指令,并将其自身网络地址设置为对应于所接收的第一编址指令的第一地址,并产生对应于在第一地址上增加偏移量而产生的第二地址的第二编址指令,且从其第二信号端输出该第二编址指令至所述通信总线以向级联的下一调光单元传输。
于一实施例中,所述的照明系统包括:电力线路,与各所述调光单元耦接以供电。
于一实施例中,每个调光单元设有供通信总线通信使用的独立总线线路,每个调光单元内部电路与该独立总线线路通信来交互信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三思电子工程有限公司;上海三思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嘉善三思光电技术有限公司;浦江三思光电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上海三思电子工程有限公司;上海三思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嘉善三思光电技术有限公司;浦江三思光电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13729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